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5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经过三角形重心的直线的性质推广到三维空间,导出经过三角形重心的平面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掌握类比推理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因为其不但能够将教学难点及重点凸显出来,而且能够对学生的创造性及逻辑思维进行培养,进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实际问题情境引入,关注不等式从现实问题中的抽象过程,进而利用已有知识,即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关系归纳出一般结论,体现了用数形结合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例题和练习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既巩固了所学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了学生的等价转化意识,为将来处理较复杂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主要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式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系统化、理论化。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及其论证方式折射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特征。这种思维特征对中国人的政治思维方式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5.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的过程:如果对象A、B都具有性质a,b,c,且A还具有性质d,则推断B也具有性质d.类比推理是有别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一种独立的推理形式,但又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紧密联系,共同构成数学思维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脚步,体会类比推理和假说演绎两种科学方法的内涵,体验科学家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类比推理能变抽象知识为形象具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应该结合具体内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在数学概念、知识整理、解决问题中有效应用类比推理,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调动学生热情,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高考改革的深入,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9∶3∶3∶1及其变化"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建立"9∶3∶3∶1及其变化"的解题模型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类比推理是一种常用且科学的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他不仅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更是高中数学考试中受到命题人热爱的一大考点。类比推理是一种以两个事物的某些相同属性作为判断前提,以试图找出更多其他属性方面的相同点的推理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从特殊推向特殊的推理方法。对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相关的思维发散都能取得很好的培养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更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教学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又能为学生的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感性的特点,初中课本中一些复杂或者抽象的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使用类比。在教学中渗透类比推理,努力培养初中生运用类比推理的能力,可以提升初中生生物学习学力,增强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