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7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零件加工表面质量的好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切削加工表面质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增强相含量的钛基复合材料,利用离子抛光方法对比了不同增强相含量的抛光形貌、抛光成形参数和抛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发现增强相含量越多,离子抛光成形参数越大。为了量化成形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增强相含量和抛光时间为自变量。回归分析,预测了抛光成形参数的表达式。此外,利用粗糙度的测量结果作为评价离子抛光的表面成形质量。研究表明,增强相含量影响了离子轰击材料表面的物理溅射和原子流动;增强相含量越多,表面粗糙度越大。  相似文献   
3.
噪声控制是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声压等物理量作为指标的客观评价方法不能描述人对声音的感受,因此还需要对噪声进行主观评价。本文介绍了噪声的主观评价所采用的响度、粗糙度、尖锐度等物理量,以及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晶金刚石刀具和天然金刚石刀具对LYl2铝合金进行了高速精密切削试验。系统研究了切削条件,切削用量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采用VHF-PECVD技术制备了两个气压系列不同生长阶段的微晶硅薄膜,通过椭圆偏振技术研究了生长过程中微晶硅薄膜表面粗糙度的演化.实验结果表明:沉积气压Pg=70 Pa时,生长指数β=0.22±0.023,对应有限扩散生长模式;Pg=300 Pa时,β=0.81±0.099,其超出标度理论中β最大值为0.5范围,出现异常标度行为,表明:在微晶硅薄膜生长中还要考虑其它粗糙化因素(如阴影作用会增加薄膜表面的粗糙化程度,使生长指数β增大).  相似文献   
6.
参照GB/T131—2006的ISO表面结构标准,针对AutoCAD软件中未提供粗糙度标注的命令或工具问题.提出了利用定义块和AutoLISP语言编程两种方法,实现CAD环境下工程图样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标注。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主搭建的轮式光纤侧面抛磨系统得到表面较为粗糙的D型光纤,将光纤的一端镀一层Ag膜作为反射镜面,由此得到D型光纤探针。检测探针的传感特性时发现,被测溶液折射率的变化会引起不同能量的吸收,由此使得光功率计接收的功率发生明显的改变。通过实验可得,制备的D型光纤传感器不仅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而且线性度也非常好。尤其是抛磨损耗为18 dB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高达66.02 dB/RIU和99.58%。通过对折射率的精度进行测量和计算可得其精度高达0.000 04。  相似文献   
8.
可降解纤维沙障控制风蚀沙埋的作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吉兰泰盐湖周边流动沙丘铺设的1 m×1 m、2 m×2 m、3 m×3 m不同规格可降解纤维沙障设置前后沙丘不同部位输沙量、不同高度风速及不同种规格沙障凹曲面深度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了风速比、粗糙度、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凹曲面深度与障埂长比值(Z/L)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可降解纤维沙障后,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了近地表风速;改变了沙丘不同部位近地表风沙流结构,其中沙丘迎风坡下部0~4 cm层的相对含沙量明显大于沙丘中部和上部,特别是0~2 cm层更为显著;与裸沙丘相比,相对输沙量0~4 cm层减少,4~30 cm层增加。通过各规格粗糙度及Z/L值比较表明1 m×1 m规格对粗糙度增大最明显,凹曲面形成最稳定,对风蚀沙埋控制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光学散斑法是一种较新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因其非接触、面采样、装置简单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关注。为探讨光学散斑法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利用标准研磨样块对光学散斑法中的两种方法:散斑对比度法及空间平均散斑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散斑法均可用于表面粗糙度测量,而空间平均散斑法给出了特征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严格定量关系,可得到更可靠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表面粗糙度是用来评价一个加工后的零件的几何精度的标准,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砂轮的表面特性、形貌、磨削工艺参数等。通过磨削工艺实验并对数据分析找出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这样能够更好地找出使粗糙度变低的磨削参数以及砂轮的修整参数,所得出的参数能够为降低粗糙度提供更为充足的数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