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害人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必须通过有关法律规定给予物质赔偿。本文就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的对象及数额的确定等具体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人身伤害问题,应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及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理解认定工伤的基本标准,确认口头劳动合同的有效性,确认事实劳动关系,对非法用工行为加大惩罚力度,抑制适法不同带来的不公平结果,这不仅是化解劳动用工矛盾和纠纷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及打造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4.
王景龙  福臣  孙艳 《家长》2008,(Z1):50-51
随着父母离异,孩子必然被判归一方抚养,因此便造成另一方无法和孩子长时间在一起生活的事实。亲情永远是难以割舍的,而现实中,抚养孩子的一方往往会人为地为另一方见孩子制造诸多障碍。那么此类问题一旦产生,该如何解决呢?不妨听听专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基础,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数额的认定,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赔偿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规则,指出立法不足,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运作已有十年之久。在此期间,行政赔偿案件之少、赔偿数额之低、获赔之艰难的"窘境"表明,这部法律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以至于学界普遍认为该法是"口惠而实不至",甚至还讥之为"国家不赔法"。值得关注的是,该法的修订已经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之中。拟在分析现行行政赔偿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构想,希冀借此推动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在实现打击犯罪目标的过程中,会发生错拘、错捕、错判等侵犯人权的现象。刑事赔偿便是对刑事诉讼当事人被侵犯的权利进行国家赔偿的重要制度。完善的刑事赔偿措施,是实现刑事诉讼的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处在发展过程中,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我们应加强对人身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采用财产方式和非财产方式并重的双轨制,确立刑事附带民事精神赔偿制度,完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的标准太低,赔偿范围较窄,从而导致国家赔偿数额极低。因而国家赔偿的实施的现实状况与制定国家赔偿法的预期值相差悬殊。建议根据目前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状况,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国家赔偿标准,拓宽国家赔偿的范围,实现国家赔偿数额的提高,从而完善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这次修法最重要的亮点是对"精神损害抚慰金"作了明确规定。据悉,新的国家赔偿法将于2010年12月1日施行。至此,关于国家赔偿中应不应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议终于可以尘埃落定了,然而我们发现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远不够具体清晰,本文拟就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标准以及赔偿金的支付等进行一下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