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南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4,(3):336-337,391
随着合肥西站的搬迁,打通望江西路和畅通二环成为盘活周边交通、促进高新区发展的重要交通工程。针对工程的迫切性,选择造价节约、桥型美观、施工快捷的合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压型钢板组合梁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组合梁在采用连续梁体系时中间支座附近承受负弯矩会使上层砼板过早开裂,工字钢下翼缘因此承受较大压力易引起局部失稳.弥补此缺陷的措施是在负弯矩区钢梁下翼缘增设砼板,通过剪力件与钢梁连接,其作用是使钢梁下翼缘"固结"于砼板内,增强钢梁的局部抗稳定能力,即双层砼板组合梁.本文将双层砼板组合梁节段假定为Goodman弹性夹层,利用Abaqus6.5建立双层砼板组合梁空间模型,采用滑移单元slide-plane模拟剪力连接件,重点研究下部剪力件的变化对上层砼板应力的影响.得出了下部剪力度的经济值约为1.0.  相似文献   
4.
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混连续组合梁桥自重小、抗震性能好且用钢少、刚度大挠度小,发展前景广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桥型负弯矩区的处理措施,得到如下结论:相比于施加预应力法和预顶升支座法,强配筋法对钢梁不产生预压作用,施工难度程度较低,技术经济较明显,是解决钢-混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拉应力较大的一种合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在套建增层施工过程中原房屋的正常使用,避免套建增层荷载在施工过程中传至原建筑屋盖,可采用"施工阶段自承重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的设计思想,新增套建部分一层顶大梁可采用内置预应力方钢管桁架组合梁,与单角钢桁架相比,方钢管不须进行强度折减,在相同条件下,方钢管外边缘轮廓明显小于角钢边长,可解决梁柱节点配筋困难的问题。结合某一工程,给出了内置预应力方钢管桁架的杆件设计方法、方钢管中预应力筋布置思路、搭接形K型节点验算方法和内置预应力方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设计方法,可供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为平台,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分析大跨建筑结构中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全过程内力变化、内力重分布、应力分布等复杂特性,深入揭示组合梁的受力机理和特点。为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大跨建筑结构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ANSYN对四个简支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受力性能进行非线性分析。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可以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组合梁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倒T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一般的非对称性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采用变形协调模型推导总结不同情况下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栽力计算公式,进而得到倒T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正截面承载力。通过算例,采用推导的理论公式及ANSYS软件对等截面、等含钢量的两类组合梁的极限承栽力进行分析计算,表明倒T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受力较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好及采用的理论公式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一般设计原则及预弯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的施工方法,给出了现场施工可行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2根外包钢-混凝土连续梁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实验研究与承栽力分析.测量并分析了试件的荷栽-挠度及荷载-应变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钢筋和外包钢梁通过抗剪连接措施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在承栽能力极限状态,负弯矩和正弯矩最大截面的塑性应变均充分发展,并形成比较理想的塑性铰.随着配筋率的提高,组合梁受弯承栽力明显提高,而延性和转动能力相应降低.在试验数据基础上,给出了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负弯矩区极限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