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6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无限防卫权是我国1997年新《刑法》中确立的。但在执行中,仍有部分环节有待完善,本文提出立法建议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圣荣 《新闻世界》2004,(10):44-45
抵债资产是指农村信用社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及财产权。收取抵债资产是农村信用社实施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合法权益,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尤其是对盘活以前年度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赢利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情权与新闻采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是公民对国家重要决策、政府重要事务以及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与其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是公民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知情权的落实离不开新闻报道、信息公开权等的配合,其中,新闻媒体是公众知情权的维  相似文献   
4.
警察权的行使事关社会治理的成效。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表明,我国还存在一些执法的灰色区域,于此行使警察权容易发生"微腐败"现象。针对"微腐败"在警察权行使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与警察权之间的内在关系,阐述了严格管理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加强执法力量,减少或杜绝辅警的使用,强化执法监督,用高科技手段记录执法过程,通过信用联网提升"微腐败"的代价,在易发"微腐败"领域开发或引进人工智能(AI)执法等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行政主体理论的现状、困境、缺陷 ,以及当前我国行政法治的要求 ,认为对行政主体理论做出适当调整势在必行 ,并大胆设想对行政主体再界定 :分解为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行使主体。  相似文献   
6.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是个被理论界忽视的罪名,然而,该罪在司法实务方面存在许多疑难问题,如本罪的行为对象、实行行为、主观方面、罪数等问题,以及如何认定"情节严重".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期望对司法实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能正确理解“权利”这个词吗?查阅辞书,对权利是这样解释的: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权利”是由权力和利益组合起来的,行使某种权力,得到某种利益。我个人认为上面提到的“六种情况”只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权力.学生得到了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教育纠纷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教育纠纷迫切需要可以凭借的纠纷解决机制予以处理和疏通.教育纠纷的成因主要是:高校主体对学生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的意识不够;教育行政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学生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缺位;高校及其内部机构"立法" 越位;高校管理者与学生在处分权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及教育纠纷本身具有特殊性;学术权力行使过程中存在着绝对性、无序性和随意性等.为此,应加强高校自身对教育纠纷处理的约束控制;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纠纷处理的介入;畅通诉讼途径,加强司法机关对教育纠纷的有效审查.  相似文献   
9.
地役权制度作为民法物权最古老的制度之一,其演变发展的历程是曲折的,时至今日,地役权制度不但被多数国家立法所继承或认可,而且日趋完善。透视地役权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性质与内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的中国民法物权体系,地役权制度应有一席之地。一、传统地役权制度(一)概述地役权产生于罗马法,它首先出现在乡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与意大利人对水的利用息息相关。①古代的意大利是一个于旱的国家,地役权(特别是引水权)之重耍,使之超越普通的债权关系而成为物权的一种。之后,随着对土地利用需求的日益增加,地役权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引入公共借阅权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远均  赵媛  唐莉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5):488-490,468
在对公共借阅权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引入公共借阅权的意义,深入探讨了公共借阅权的行使条件,最后提出了在今后数字图书馆实行市场准入以后,公共借阅权也不会与国民待遇原则相冲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