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9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18380篇
科学研究   670篇
各国文化   114篇
体育   549篇
综合类   384篇
文化理论   86篇
信息传播   238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579篇
  2015年   1078篇
  2014年   2730篇
  2013年   1500篇
  2012年   1684篇
  2011年   2064篇
  2010年   1965篇
  2009年   1956篇
  2008年   2181篇
  2007年   1645篇
  2006年   1214篇
  2005年   857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李嘉敏 《寻根》2020,(2):61-64
节日仪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历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独特的节日仪式经过历史的沉淀凝结了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记忆。在仪式的展演中,具象化地呈现节日仪式,使得庆典过程搭载移动互联网的便车迅速扩大传播,正如一年一度的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其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化招牌,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宝贵记忆。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有许多误区,出现"乱象"与"怪论":生搬硬套的"本本先生"、歪曲文意的"信天游"、失衡的"翅膀"、脱离文本的"无效生成""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无病呻吟的"伪对话"、隔靴搔痒的"浅阅读"。  相似文献   
4.
在"马拉松热"的背景下,对跑步参与过程中马拉松跑者的深度休闲特质进行探究。采用滚雪球抽样方式,对20名马拉松跑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0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拉松跑者具有深度休闲的6个特质:坚持不懈、生涯性、显著的个人努力、强烈的认同感、独特的文化、持久的收益。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已有研究成果,其中坚持不懈中的"毅力"和"自我管理"两方面体现了马拉松项目的特点。对马拉松跑者来讲,经济回报和团队发展并不是明显的持久收益。本研究结果拓展了对我国"马拉松热"现象的理解,未来应采用定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诗经>文本在远古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语义上产生了文化断裂,影响到历代对<诗经>文本的接受与解读,而历代对语义缺失的诗本义的接受取决于历史的发展、生活的环境、政治的变迁以及时人的思想观念,因而对于同一文本的诗三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出于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解读,表现出或侧重于政治经典,或侧重于文学经典;或具神圣色彩,或具世俗性;或以道学阐释,或以真情感悟的接受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擦鞋者说     
南京有一个郭师傅擦鞋店,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元,可生意依然红火。 来到位于莫愁新惠的这家小店,可见门口醒目的牌子上写着五六个服务项目和价格,还有两句话,一句是广告:“足下生辉,走出风采”;一句是店规:“以诚信立基,做良心事业”。店里鞋架上放满了擦过或待擦的皮鞋。  相似文献   
7.
[原文]有江河的地方,就有背纤者。思念岸又告别岸,奔赴岸又远离岸,把背影留给桑梓的树,把背影留给旧地的白发,把背影留给在远山伫立的望夫石。踩一路牵挂,把女人的故事演绎成船尾翻卷的浪花。唇吻春之晨露,头顶夏之烈日,胸揽秋之寒霜,脚踏冬之冰雪,腰间的酒葫芦煮沸年年岁岁的热血。弓腰、低头、发力,手指抠住黄泥,手指抠住岩石,一路扔下的破草鞋,是里程的碑石,也是生命的标记。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一档关于情感交流和倾诉的栏目《情感密码》开播了。这档关于普通人情感故事的栏目迅速赢得了普通受众的认可,短短一年半时间收视率不断攀升,部分节目更是在观众中反响强烈,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形成了一定的节目影响力。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对该栏目进行解读,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声音     
《出版参考》2004,(1):12-1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