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3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基于SystemVue仿真平台,建立了多进制QAM在AWGN信道中的发送和接收过程的仿真系统,采用BER_IS模型实现了误码率的快速有效和准确可靠的测量,仿真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抗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直接序列扩烦的处理增益及误码率方面,借助Matlab仿真算法,分析了其在几种主要干扰下的抗干扰性能,并指出了几种有利于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RS纠错码被广泛用在各种数字通信、数字广播和数据存储系统中.本文解释了纠错理论及RS码的相关原理,通过MATLAB仿真分析RS编码的误码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鉴于通信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依据统计/判决电路来设计通信电子实验,在8分频的前提下,该电路可以在改进系统通信质量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改善信噪比,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抗干扰性。通过对该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学生能掌握诸如香农公式、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等理论知识。能较好实现培养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扩大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技术的应用范围,介绍了二进制GMSK信号带宽占用率、数据预编码方案和利用维特比算法相干解调二进制GMSK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给出了不同BT乘积情况下解析功率谱密度和模拟误码率结果,定量分析了邻信道干扰结果。结果说明利用维特比算法解调GMSX信号可以在满足接收机性能的基础上简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混沌相关时延键控系统的误码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将Walsh序列引入到系统中,增加系统的码元速率,有效地消除了系统中的内在信号干扰,改进的系统具有较好的误码性能,也为多用户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信号将以数字压缩的形式传输,首先根据信道的带宽和载噪比来选择适当的传输容量和调制方式,再通过对前端调制部分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用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来产生受基带数字信号调制的模拟载波,以频带传输的方式,利用原模拟信道传输MPEG-2数字压缩电视信号,提高信道频带利用率,扩大节目容量,达到经济、可靠、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以及多模系统的应用,传输带宽要求越来越宽,载波数要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传输链路上有更高的速率,因此6Gbps速率光纤传输技术要求越来越紧迫,为了实现6G光纤传输技术应用于产品,对6Gbps速率光纤传输技术涉及的并行数据到串行数据转换,数据同步,串行数据收发,时钟恢复等做了测试,设计了FPGA程序并下载到FPGA芯片中进行了验证。实现了高数据速率下光纤的数据互联。  相似文献   
9.
太赫兹(THz)在高速率通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THz通信研究主要集中在器件的突破和地面短距离通信系统的搭建,对THz空间通信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尚未开展。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THz通信最新研究进展,以现有THz源及探测器等器件发展水平为依据,开展THz空间通信的可行性和需求分析。得出现有器件水平,可在THz全波段满足卫星层内的通信需求,但完成层间通信时,全电子器件与光电子器件发射系统的通信频段分别需大于7.43 THz和27.8 THz,否则需要增大THz源的发射功率。由于光电子器件发射系统由于受到背景光的影响较大,因此,长距离通信(层间通信)时,更宜采用全电子器件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JTIDS系统的原理以及仿真软件OPNET Modeler的特点,运用OPNEX建立了JTIDS系统网络模型,着重仿真了功能端机节点退出对整个网络性能的影响,最后给出性能参数对比图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