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亭诗集》,是越南诗人阮居正(18世纪)的作品,这篇序是他的友人吴时仕所作。序作首先联系自已读诗、学诗、写诗的经过,谈论了作诗难于作的切身体验,以及“余年放浪,不获以平日之《下里》、《巴人》,就郢下之绳墨”机时感到遗憾。然后,对友人诗集的  相似文献   
2.
原文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趣味都与滥调是死对头。但是每件东西都容易变成滥调,因为每件东西和你熟悉之后,都容易在你心理上养成习惯反应。像一切其他艺术一样,诗要说的话都必定是新鲜的。但是世间哪里有许多新鲜话可说?有些人因此替诗危惧,抱这种过虑的人们根本没有了解诗究竟是什么一回事。诗的疆土是开发不尽的,因为宇宙生命时时刻刻在变动进展中,这种变动进展的过程中每一时每一境都是个别的,新鲜的,有趣的。所谓“诗”并无深文奥意,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这句话中“见”字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55):102-103
近期,班级刮起了一阵朗读中文诗歌之风。学生们通过"为你读诗"这个软件,积极地利用周末时间在家录制,并且将他们的作品发在微信平台上,得到了许多点赞。同时,语文老师不停地在我面前"炫耀"其弟子们的得意作品,学生们快乐地学习语文的氛围也越来越浓烈,这些举动着实让同为语言教师的我着急不已。  相似文献   
4.
陈震《读诗识小录》阐诗之表现手法,笔墨集中,匠心独运。陈震阐诗也许并不全部切合实际,但他从传统赋比兴的语境中走出来,拓宽了《诗经》的研究视野,对推进《诗经》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读诗的感觉     
王媛 《特区教育》2011,(3):32-32
读诗的感觉 像月亮落在了我的床上 像星星含在了我的梦里 像小鸭欢快地戏水  相似文献   
6.
据说宋朝有一位名叫李淑的人,在《邯郸书目》中写过以下的话:“诗书,味之太羹(gēng);史为折俎(zǔ);子为醯醢(xī hǎi);是为书三味。”太羹指的是肉汁,俎就是切肉,醯醢是加佐料做成的肉酱。综合起来的意思是说:读诗书、史书和名家经典这些书就像品尝用肉做成的佳肴一样。由此,不禁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细细回味,感觉教育就像一杯盛满酸、甜、苦、辣的美酒。  相似文献   
7.
诗眼往往指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古代诗人读诗、写诗,都非常重视语言艺术,讲究用字艺术。我们阅读、鉴赏及仿写古代诗歌,不能不注意诗眼这个关键之处。对其所选词进行了分析。指出炼“眼”的关键是炼“意”。  相似文献   
8.
鲁迅诗揭露黑暗 ,追求光明 ,充满着爱国忧民的感情 ,富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强烈的战斗意义。通过毛泽东喜读、改写、书录、品评鲁迅诗等四个方面的阐述 ,说明鲁迅诗在毛泽东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两位伟人的诗心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诗·豳·七月》有句“穹室熏鼠,塞向谨户”,《诗·卫风·氓》有句“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句“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对于句中的“穹窒”、“贰”、“兰家”,本文提出自己的解说,并论证之。  相似文献   
10.
品读僧人诗     
僧人因独特的修行而具有别样的心境,往往能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感受生活和审视世界,其心中志趣结晶成诗,便奇妙无比。读诗,不可不读僧人诗。笔者在此选评几首,与各位朋友共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