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2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设2n维辛流形T*M的局部坐标为力学正则变量(q,p),定义T*M的2s维子流形T*N的两套坐标分别为热力学变量(X,Y)和(S,T),则从力学变量到热力学变量为正则变换g_2:T*M→T*N。另一正则变换g_3:T*N→T*N给出全部热力学公式。Hamiltonian 正则方程给出诸热力学变量的时间演化。特别由dT/dt=-?H*/?S=0得到物质相变的条件之一为内压力P_I=0。可望通过研究材料的内压力寻找高临界温度超导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介绍了YBa2Cu3O7-y高温超导体中不同位置、不同元素替代对其超导电性的影响。我们认为元素替代引起的局域电子结构的变化导致体系的晶体结构、氧含量以及载流子浓度的变化是影响到超导电性改变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4.
郭巧琴 《科技风》2015,(3):26-27
本文首先对铁基超导体的发现历史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不同结构体系的铁基超导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铁基超导材料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I0003-I0003
<正>[导读]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在确定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后,科学家发现其超导电性和反铁磁共存。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在确定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后,科学家发现其超导电性和反铁磁共存。  相似文献   
6.
以热重分析(TGA)、电阻测量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CO_2与NH_3对YBa_2Cu_3O_(7-x)超导体结构稳定性及超导,电性的影响。当温度低于373K时,CO_2对YBa_2Cu_3O(7-x)的结构和超导电性无影响;当温度为523K时,CO_2使YBa_2Cu_3O_(7-x)的Tc下降;温度高于703K时,CO_2将很快破坏YBa_2Cu_3O_(7-x)的结构,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在CO_2中存在的O_2与N_2对YBa_2Cu_3O(7-x)与CO_2的反应及反应产物的影响有较大差异。NH_3对YBa_2Cu_3O(7-x)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简要论述超导电性的基础上,从经典电动力学的范畴内,介绍超导电性微观机制的唯象理论。  相似文献   
8.
根据超导体的双体结构模型、A15化合物超导体的结构特征 ,分析了A15化合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机理 ,肯定了A15化合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取决于构成超导体的1-ω部分的A元素和ω部分B元素的性质特征的观点 ,进一步阐述了双体结构中元素A、B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MgB2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ρ-T特性、S-T特性、双能隙,着重论述了元素掺杂对其超导电性的影响,指出其作为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超导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水银,当温度下降到4.2 K 时发现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磁感应线将从超导体中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现象称为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