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教育   16290篇
科学研究   1736篇
各国文化   108篇
体育   666篇
综合类   694篇
文化理论   129篇
信息传播   264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1458篇
  2013年   1121篇
  2012年   1476篇
  2011年   1671篇
  2010年   1522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2488篇
  2007年   2083篇
  2006年   1308篇
  2005年   1332篇
  2004年   1043篇
  2003年   951篇
  2002年   816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572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锋 《文教资料》2020,(2):160-161,159
巴东一中始建于1943年,是巴东县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荆楚名校”“深山传奇”。自1998年至今,该校连续二十多年在全省县市级高中名列第一。笔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巴东一中的成绩?本文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3.
尚儒彪 《武当》2003,(9):62-63
古代所称的瘟疫,即当今传染性疾病。因为道教素来“重人贵生”,追求的是“长生久视”,所以对疾病的预防特别重视。早在三国时期便有“诸葛武侯行军散”以防瘟疫,后经数十代道医们的不懈努力,直到清朝中叶,武当山道教的医生们,已研究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口服、淋浴、佩、涂等诸多预防方法,防治传染病,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过重大贡献。这些古老  相似文献   
4.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影响最大的典型形象之一,从化层面解读以范进中举为中心的“范进现象”,深入剖析明清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具有一定的学批评和社会化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杨庆玲 《体育与科学》2003,24(1):59-60,55
当前世界竞技运动存在着一种偏重于从生物学角度研究提高运动员能力的倾向.以致造成国际赛场上常出现重物轻人的异化现象。本文以韩国足球崛起为例,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3个方面研究当代竞技运动物力、心力和外力的聚合,为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抵制国际竞技运动因过度商业化、职业化和兴奋剂滥用导致的异化现象提供理论依据,为积极促进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学习因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这一教学形式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滑过现象,使得课堂教学有时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下面以化学教学为例,就产生滑过现象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唐棣 《视听纵横》2001,(3):26-27
现场报道因为强调现场感,记一定会非常重视展现新闻现场,千方百计抓拍一些精彩的、画面语言非常丰富的镜头,我们形象地将其称为“抢”新闻,有时这些有着强烈主观色彩的行为,却极有可能造成对被采访的干扰甚至伤害。我们先来看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天星小学狠抓"廉洁教育",组织学生担任"纪律检查委员",以"仲裁"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担任"纪委"的小学生,还随时可以给老师打分,如其存在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可做记录并在学生"纪委"工作会议上指出,考评结果将与其晋升工资挂钩.(11月30日<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同居——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老年人的同居不能简单地判断其“是”与“非”,或者“应该”与“不应该”,而应当站在老年人的立场上,从他们的生活处境和实际状况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