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相似文献   
2.
新疆锡伯族城乡成年男、女身体素质与全国同类指标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1500名锡伯族成年城乡男、女身体素质8项指标的测试.进行研究分析,揭示新疆锡伯族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间与全国比较所存在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3.
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从盛京等地征调锡伯族四千余军民西迁至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此后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各地的锡伯族人民都要举行活动纪念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锡伯族人民世代纪念的西迁精神逐渐渗透到锡伯族民间故事中,使得西迁历史以及西迁精神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广为流传。锡伯族民间故事当中,也体现出西迁精神世代相传所产生的文化积淀,即团结向上精神,体现了锡伯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呈现出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来自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冲击日趋加剧的时代,如何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当今重要课题。锡伯族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独特鲜明的民族性、非营利公益性、广泛的联系性,通过著书立说、发行报刊、创立网站、创作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协助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种方式,积极展开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抢救和保护的工作,有效地遏制了民族文化急速消失的势头。成为一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董丽娟 《兰台世界》2011,(12):79-80
锡伯族的历史文献,散见于各种明末清初的书籍、官方文献(文书、档案等)、方志、民间游记、民间文学、考古发现的碑刻以及与锡伯族有关各民族的历史记载中。  相似文献   
6.
锡伯族民歌在锡伯族人的一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从出生到离开人世,我们都能找到民歌的影子,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锡伯族民间文学中,神话、民间传说颇有民族特色。锡伯族的神话主要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生活神话,相比较而言,自然神话的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而且往往与民间传说交织在一起;而锡伯族的民间传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人物传说、历史事件传说和地方风物传说。  相似文献   
8.
赵超 《林区教学》2010,(6):120-121
以黑龙江省唯一的锡伯族学校——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校为调查点,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借鉴他省的成功经验,研究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阐述构建一套适合黑龙江省的锡伯族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
清乾隆年间,在清朝平定新疆后,为了加强防务,从内地抽调军事力量到新疆驻防,锡伯族即是其中之一。锡伯族原生活在东北,语言文字与满族无异,这也成为被抽调至新疆戍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疆,锡伯族自1764年西迁起,一直保持使用满语满文,直到1947年经锡伯索伦文化协会改革文字后,才将锡伯族使用的语言和文字更名为锡伯语和锡伯文。现在新疆的锡伯族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对满语满文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创产业化,把"非遗"资源与创意结合,使其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进而实现完整的由"创意"到"产业"的全过程,转化出真正的生命力。将非遗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衍生到文创产品的模式中,或直接以非遗的新文化来进行文化产业创新。锡伯族"非遗"的活态传承发展只有融入生活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其动力的根源来自于对文化内涵的再生产。这些探索既可以给"非遗"传承人群带来经济效益提供就业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其文化自信意识,促进了文化的有效传播,从而使文化的跨地域交流融合成为生活化可能。进而,促进文化创新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