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不同温度和大麦种群不同生长阶段(软组织、叶片发育阶段等)的麦蚜种群实验数据,首先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ANFIS),分别建立高斯型、三角型和梯型隶属度函数的麦蚜种群内禀增长率的T-S初始模糊模型。然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应用ANFIS具体训练流程对相应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误差选择与原始数据拟合程度最好的模型,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小麦穗蚜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由于一直采用有机磷杀虫剂乐果或氧化乐果进行防治,产生了抗药性.防效逐年下降。吡虫啉是一种烟碱类内吸性杀虫剂.为了解该药剂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和对麦蚜天敌的影响以及大面积示范的增产效果,2004年与氧化乐果乳油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麦蚜混合种群数量自我调节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5.
针对麦蚜种群模型,在麦蚜种群出现快速增长时,引入冲失滤波器,使麦蚜种群快速下降并稳定在不危害小麦生长的状态,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蚜虫种群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灭.顺氯乳油与供试增效剂混配对麦蚜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灭.顺氯乳油与增效剂2号混配最佳,共毒系数为209.98。协同效应分析表明田间最佳使用浓度为30μg/g-60μg/g。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70%高巧防治麦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70%高巧4000-6000倍液第1,3,7天对麦蚜的防效分别为71.4%,85.0%,95.1%-99.4%,97.6%-99.7%。对天敌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特别是其6000倍液对天敌没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测定麦蚜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方法计算了不同情况下麦蚜的经济阈值。即固定经济阈值,混合种群经济阈值,多因子经济阈值;生物防治经济阈值,为不同生态条件下麦蚜综合治理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麦蚜种群的突变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麦蚜种群广义系统模型,利用广义系统模型的障碍点分析和揭示了麦蚜种群发生突变的生态学机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