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9篇
体育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 195 3- 1993年全国烤烟单位面积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资料 ,将全国视为一个大区 ,划分全国烤烟高低产值、丰歉和优劣质年景 ,研究高低产值年烤烟产值与产量及上中等烟比重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高产值年每hm2 烤烟平均产值 2 70 3 .0 3元、产量 16 0 8.75kg、上中等烟比重 49.77% ,气象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气象比重分别占实际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 17.92 %、11.2 4%和 3 .92 % ,由于气象条件有利使单产增加和上中等烟比重提高而增加的产值分别占气象产值 49.71%和 5 0 2 9% ;低产值年每hm2 烤烟平均产值 15 2 4.90元、产量 10 75 .71kg、上中等烟比重 42 .5 6 % ,气象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气象比重的绝对值分别占实际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 2 9.97%、18.6 9%和 2 .87% ,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使单产减少和上中等烟比重降低而减少的产值分别占气象产值 5 2 .91%和47.0 9%。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树木的气候生产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华北高产粮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问题况进行了阐述,对华北高产粮区的典型区域山东省桓台县农用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善是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并在区域、农中国北方地区;树木;气候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水分胁迫的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实验 ,研究表明 :①可将土壤持水量的 4 0 6 89%~ 5 5 79%和 79 99%作为叶片缺水及最适的外部形态指标 ;②干旱可以使株高低 2 2 5 6 %左右 ,而短时间内水分一直维持在田间持水量水平 ,对玉米的株高影响并不大 ;③比叶重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大 ,到田间持水量的 79 9%时达到最大值 ,随着湿度的进一步增加 ,比叶重反而略微变小 ;④叶片含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 ,吸收辐射率则受叶片湿度与厚度的影响 ,当土壤湿度达到持水量的 79 99%时 ,叶片吸收辐射率可达到 80 %左右。在此研究基础上 ,给出了包含浓度、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夏玉米叶片生产力计算公式 ,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区域生产力的可能影响 ,为当地政府开发农业气候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杨京平 《资源科学》1993,15(5):38-44
本文借助作物生长计算机模型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两种种植制度的气候、土壤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小麦/玉米晚稻种植制度的气候潜力比小麦一单季稻高3000kg/ha  相似文献   
5.
2001年/2002年在云南冬春香料烟主产区保山的罗明片和柯街片进行密度种植试验和气候考察.揭示出本区冬春香料烟生产季最高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土温时空变化特点及差异气候特征;其中,冬季温度变化关键期(12月/1月)大部时段土温旬均值高于气温O.5℃~3.0℃,最低气温极值为3.0℃~3.4℃,随时空而异.研究表明,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株高迅速生长的天数随气候类型的不同而异;冬季热量水平低是生产优质冬春香料烟的制约因素;影响冬春香料烟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温度因素因地域而异;光温差积影响烟叶总糖含量,10 cm土温影响烟叶烟碱含量;适宜种植密度行株距为40cm×12cm,单株风干烟茎重达28.44g~31.33g/株、风干烟叶重达82.99g~91.41g/株、产量为1 729.1kg~1 903.8kg/hn2.此外,建立了株高-温度关系模型,模型通式:y'=c0 n∑i=1ci·xi.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主产区实现优质香料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作者等10多年来对广西杉木林生产力测定数据和与之相匹配的年平均气温、温暖指数、降水量、温度指数和实际蒸散量等气象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杉木林的气候生产力模型,给出了全区杉木林气候生产力分布,并与迈阿密和桑斯威特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杉木林、气候生产力、模型、广西  相似文献   
7.
王瑾  蔡演军  安芷生  刘娟 《资源科学》2013,35(6):1300-1309
利用遥感影像和多源地理信息提取峻河流域高寒灌丛,分析近30年来区域高寒灌丛分布面积的变化,并与峻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年蒸发量以及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进行对比,探讨影响高寒灌丛面积变化的气候因子.研究结果表明:①峻河流域高寒灌丛面积在10年尺度上具有一定的波动性,1977年-1990年高寒灌丛的面积增加14.37km2,1990年-2000年高寒灌丛面积减少了12.61km2,2000年-2009年高寒灌丛面积又增加了8.53km2;②峻河流域高寒灌丛面积变化与该区域的温度和降水变化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但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呈反相关;③峻河流域高寒灌丛面积变化与整个青海湖流域的干旱强度变化相关,干旱强度越大,高寒灌丛分布面积减小,反之,干旱强度减小,高寒灌丛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8.
赵玉萍  张宪洲  王景升  沈振西 《资源科学》2009,31(11):1988-1998
本文利用1982年~2003年GIMMS每15d合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Index,NDVI)数据集和藏北高原8个气象站1981年~2003年逐月气象资料,用相关分析研究了NDVI与6个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其时气候因子的时滞响应情况,同时计算了气温、降水和风速3个气候因子与NDVI的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①除噶尔和改则之外,6个站的NDVI与同期月均气温、月均最高气温、月均最低气温、月均相对湿度和月降水量都呈高度正相关(P<0.001),其中与月均最低气温的相关性最好,NDVI与当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那曲>索县>安多>当雄>班戈>申扎;月均风速与藏北高原草地NDVI呈高度负相关(P<0.001;当雄除外,为D<0.05);②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有滞后效应:改则和噶尔NDVI对气温滞后3个月,其它6个站滞后1个月;噶尔NDVI对降水的滞后期为2个月,其它7个站均滞后1个月;申扎和改则(噶尔)NDVI对空气湿度分别滞后1和2个月,其它5个站无滞后;那曲、安多、班戈和申扎NDVI对降水的累积滞后期为1个月,当雄和索县为2个月,改则和噶尔为4个月,NDVI对降水响应的累积滞后相关系数从东到西呈降低趋势;③除改则和噶尔之外的6个站NDVI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大于降水;在气温-降水-风速组合下,除改则和噶尔之外的6个站NDVI第一相关因子仍是气温,但索县、那曲、班戈和申扎属于气温-风速-降水驱动型,安多和当雄属于气温-降水-风速驱动型.藏北草地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受植被类型、海拔、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龙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秀云  姚玉璧  王润元 《资源科学》2009,31(8):1315-1320
利用白龙江流域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白龙江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34.2~-7.4)mm/10年之间,降水量递减以夏季降水量递减为主,倾向率在(-21.2~-3.8)mm/10年.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舍倾向率在(0.10~0.40)℃=/10年之间,增温率以冬季最大,其值在(0.22~0.55)℃/10年之间,秋季次之,其值在(0.15~0.35)℃/10年之间,春季最小,其值在(0.03~0.34)℃/10年之间.年际变化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上升.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09~0.14)/10年之间.近55年来白龙江流域气候趋于暖干化.白龙江流域水资源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28.09m3/(a·10年).从1985年开始下降,突变点在1991年,年际变化存在3~4年、7~8年、12~13年的年际周期变化.水资源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0.71(P<0.01),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0.46(P<0.01),与干燥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5~-0.43(P<0.01).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干燥指数上升,导致水资源减少.  相似文献   
10.
1981年至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新科  刘洛  宋春桥  徐新良  游松财 《资源科学》2012,34(11):2164-2169
在1981年-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108个农业气象站逐年气象数据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AEZ模型模拟其春玉米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变化过程,分析了其春玉米气候潜力年际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中以1年为单位的模拟实验减少了玉米气候潜力变化分析的不确定性,而全区尺度的模拟从宏观角度揭示了玉米气候潜力变化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年际变化大,标准差为3.05t/hm2,大兴安岭南部和东北平原西部为全区高值区。气候潜力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分条件,其次是光照和热量。近30年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潜力明显减少且减少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南部-吉林西部一带减少最快。气候潜力主要因降水量减少而下降,升温的作用较小。该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