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2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侵检测系统在图书馆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安全审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是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 入侵检测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组成、分类、入侵检测过程等进行了论述, 并对入侵检测系统在图书馆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高速网络的发展,入侵检测系统从传统架构向分布式架构的转换势在必行。本文分析构建了一个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框架模型,提出用数据概化的方法将大量松散数据内聚,来评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并用数据探查的方法追踪在概化数据中显示的不安全因素。使用数据概化和探查可以提高控制中心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入侵检测系统分析,并分析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两种入侵检测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攻击的日益增加,必须构造一种网络安全体系来保护网络资源.该网络安全方案通过把基于主机与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和“密罐”技术结合起来,把入侵信息及时反馈到防火墙,防止一些内外攻击且能动态添加入侵规则使其具备对未知攻击的检测能力,从而达到自动防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应用的推广,计算机病毒疫情频频爆发,给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总结了网络病毒的发展历程,跟踪分析近年来的典型网络病毒,归纳网络病毒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网络病毒的传播原理与攻击技术,提出一系列的病毒防御对策,以确保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6.
入侵检测的原理及其在网络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琪 《情报科学》2004,22(10):1272-1276
为了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解决防火墙技术所过滤不掉的那部分安全问题,就必须引入一种网络安全过滤机制的补偿技术.即入侵检测技术。本文阐述了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模型等,讨论研究了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系统中应用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的问题并介绍和讨论了Honeynet结构模型.最后对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前入侵检测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入侵检测系统的协同机制越来越重要.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的现状,然后对数据采集协同、数据分析协同和响应协同进行了论述,并对响应协同进行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入侵检测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IDS),与传统的防火墙相比,有能够同时监控进出网络的数据流,不需要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便可以工作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对未知的攻击行为无能为力,漏报率和误报率过高等.蜜罐技术是基于主动防御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入侵诱骗技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模拟真实的网络和服务来吸引黑客进行攻击,收集入侵者的特征数据,为发现新的攻击类型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将蜜罐技术引入到IDS当中可以大大完善IDS误报率和漏报率高的缺点.着重分析了蜜罐技术与IDS结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蜜罐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林鸿 《电子软科学》2007,(12):93-95,9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保障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入侵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继防火墙之后的网络入侵防范技术:IDS、IPS、IMS等已经开始在网络中部署和应用。该文通过比较这些技术防范入侵的特点,介绍了如何结合网络安全策略的需求,应用这些技术构筑立体的、多层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入侵技术的不断更新,作为防范网络入侵的最常见的防火墙,已经无法满足保障安全的需要,这就需要新技术——入侵检测系统(IDS)。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分类及功能,并最后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入侵检测探测改进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