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自主技术创新价值链分析框架,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对我国六大产业中的213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持续开展存在经济因素、知识因素、市场体制机制、社会环境等四方面因素的阻碍;而且各阻碍因素的实际影响程度与人们对此重视程度的主观评价之间存在差距。要消除创新障碍因素,关键需要制度创新,在创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深入推进市场化;强化技术创新价值链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健全创新风险的分散机制;整合创新要素部门的合作和竞争,推动自主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引发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各国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战略,其中以德国的工业4.0最引人瞩目。将工业4.0所追求的智能制造体系与精益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对比,指出精益思想体现制造业的核心诉求,智能制造体系仍需落实精益思想,新科技手段为实现更高程度的精益提供可能。未来智能制造体系将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机遇,但对于技术基础不足的中国中小企业也是巨大挑战。为此,建议中国中小企业秉承精益思想,踏踏实实"补课",认真练好基本功,全方位提升竞争力,以融入智能制造体系,支撑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论述中国在汽车领域实施基于网络的产品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特殊性,分析中外汽车领域应用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差距,特别是对一体化工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群进行系统分析和识别分类,给出技术发展路线图,以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最后,阐述实现一体化工程的不同层级与相互关系,并从国家、行业和企业等多个维度,提出协同努力、推进实施汽车产品一体化工程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关于我国玩具、食品等出口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声誉.对这一问题的妥善处理既关乎我国外贸企业形象的树立,也是培育我国外贸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题中之义.本文提出了外贸企业声誉形成及其影响机制模型,分析了声誉对提升我国外贸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化解"中国制造"信任危机、塑造我国外贸企业的良好声誉.从而提升竞争优势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