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善水准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存储、分析及共享业务,结合C#编程语言和SQL server 2008设计并实现了水准测量内业数据一键式处理系统。系统在水准测量数据一键添加、一键计算上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实现对象添加,大大降低了系统开发难度。运行测试表明,该系统能简单、智能地实现内业数据处理,满足常规水准测量数据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苏轼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使他懂得在这如梦如幻的现实人生中,只有顺天安命,回归自然才能达到永恒;才能在动荡的人世中“处物而不伤”,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  相似文献   
3.
在兼并和收购中,不论是并购交易完成前还是后,文化差异都是最常被提到的失败的原因。但是文化包含了像行为、目标、个人兴趣和自我主义等人们不愿公开讨论的问题。文化的整合对于任何并购的成功都是关键。文章在解释企业文化及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对并购整合的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整合的必要性、模式和机制及其与其它整合的关系,,对我国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并指出了到达这种境界的方式。首先,庄子通过自然的“天籁”之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无差别的自然存在样态;其次,他用对自然存在样态的感知来观照人,把人看成是与物一样完全禀受自然之理自然而生的存在,从而否定了个体的主体性;再次,他从否定人的主体性来否定人认知的客观性,进而否定知识存在的意义,也否定了文化,并指出实现这种认知的方法——“莫若以明”;最后,庄子通过“莫若以明”到达了“玄同彼我”、“道通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空客330高原机场着陆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高原飞行着陆姿态、高原飞行着陆距离和拉平技术进行分析,以有效解决高原飞行中遇到的着陆姿态偏大和着陆平飘距离偏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重要而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潮之一。现象学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观看现象、描述现象、让现象自我显现的方法;其次,现象学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对待现象的态度、风格乃至审美趣味的精神。“面向事物本身”的宗旨和原则是现象学方法和精神的集中体现。现象学的这种开放性和普适性为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彼此互动交流的广阔空间。《庄子》是中国古代一部颇有自由、开放思想和审美情趣的著作,其中很多章节都蕴涵着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风格,比如,庄之梦蝶、濠梁之辩、庖丁解牛等都极富现象学意蕴,这就使得运用现象学方法来解读《庄子》成为一种积极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刘海青  李永安 《中国科技信息》2006,(11):106-106,108
本文用EXCEL编制了一个附合水准近似平差的计算表格,应用起来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8.
非水溶剂和非水溶剂化学的特性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水溶剂具有水所没有的特性.在非水溶剂中可以得到与在水中不同的反应结果.许多不能够在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在非水溶剂中却可以发生或者向相反的方向进行;非水溶剂在制备无水盐,制备某些异常氧化态的特殊配合物,改变某些反应的速度,改进工艺,提高产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两种平整土地测量实践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种较适合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实行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系统地阐述,为各类平整土地测量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因材施教原则是现代教学理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以体现因材施教为目标而创设的“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是近年来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文章通过理论的视角来探讨“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在普通高校体育课中实施的可行性,从而为“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