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教育   3004篇
科学研究   864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346篇
综合类   269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本科生体质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沈阳师范大学1995年、2000年体质调查为背景材料并与1999年辽宁省大学生、1995年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进行纵横剖面分析,论述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通过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在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彩票市场、体育广告业及无形资产开发和体育人口的增长6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临场技术统计、电视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以及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第14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外国男篮(前四名)优秀后卫队员技术运用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对比和寻找目前中外优秀后卫队员在技术运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日图书馆对馆藏文献的收集整理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不同在于采用了不同的图书分类体系.日本图书馆多数采用<日本十进分类法>(NDC),而中国图书馆多数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由于这两部分类法在分类体系上各具特点,造成日、中两国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整理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NDC与中图法的异同,以此揭示日本体育大学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在文献整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文科与理科女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文理科女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元认知能力及其发展水平不同.针对这一差异,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注重人文关怀,注重运动实践与体育文化知识融合,改革成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6.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discusses three counseling approaches and suggests the feasibility in schoo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4年苏州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肖钦、滕海滨完成的单杠特卡切夫腾越动作技术的比较分析,找出了两名运动员在振浪、越杠、再握技术环节的优势与不足,为二人以及其他高水平体操运动员对此技术的掌握与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姜永常 《情报学报》2001,20(5):572-578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在产生背景、内涵、服务方式、所依托的组织管理机制、知识与信息等方面都有不同 ;它们的联系在于二者具有相同作用 ,都重视信息和信息技术 ,在发展中是相互促进的。两者的对比研究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必须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制度基础,这个制度基础一旦形成。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立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我国立法的过程中,应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出发,完善维护生产关系变革成果,加强促进科技进步,并采取宏观调控功能,规范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