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为例,通过综合布线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实训情境,探索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让学生尽快掌握、熟练综合布线的各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是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该课程的教学.分析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多方位教学相结合、项目驱动式教学、综合量化考核、教材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行动导向的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建立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基础上,通过目标分析建立教学项目,以教学项目为单元设计教学任务,开发、配置资源,建立教学目标过程考核与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型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183+185-183,185
高职教育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的职业岗位要求中,计算机基础能力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本文从目前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教学设计的方法,以进一步促进高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数据结构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理论性强,算法难理解的特点,文中提出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到数据结构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问题为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锻炼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培养提高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是工程训练中心的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科学的设置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各类竞赛项目训练为契机,进行传统机械创新、机电一体化创新和创意制作等各种实训教学改革,将传统教学体系中金工实习以"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教学体系,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平台,经过系统的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职电子CAD课程教学改革立足于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以电子电路中典型的电路为实例,采用项目化教学,坚持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并重。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改革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将迭代进化的思想引入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中,提出项目驱动的进化式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以达到实用程度的软件项目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根据该软件开发的三次迭代,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分别采用"教师引导学习、教师指导实践、学生独立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软件工程原理和方法达到从认知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进化式掌握。  相似文献   
9.
商务统计是经管类专业核心必修课之一,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课程,其效用在被广泛认可的同时,也给专业教学带来诸多挑战。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项目驱动学习的方式对商务统计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强化实践教学,多维度立体式地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水平和趋势,汽车产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培养满足全球化需求的国际化汽车人才将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提高学生国际化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举措进行深入研究,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重大需求,依托国际组织提供的协作项目和国际竞赛为载体,补充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国际化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化沟通及资源平台,探索出汽车工程类专业国际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国际化汽车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