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特征,新场须四下亚段可划分为TX48、TX49、TX410三套砂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粗碎屑沉积,其中砾岩、砂砾岩属超致密储层,砂岩主要为致密储层,天然气产出须裂缝沟通,砂岩为储集空间的主要提供者但不发育裂缝,而砾岩发育。因此,用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难以描述有利储集体,需细化微相。根据沉积构造、岩性组合、电性等识别标志,将其分为砾质、砂砾质以及砂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微相。通过地球物理技术的精细刻画,揭示研究区北部、中部储层沉积微相以三角洲平原砾质、砂砾质以及砂质分流河道为主,而往南以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微相为主,细化了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可为后续的储层储集性能的研究及储层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底地形、古洪积物是影响煤层厚度、结构、煤质及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含煤建造特征与探讨其成因类型,对新纪成煤理论的探索和聚煤盆地的成因分类以及指导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观察、研究各沉积单元的相标示。依据瓦尔特相率,结合平面图上各种单因素图件来确定沉积建造的相的构造,进而运用适当的作图方法绘制能够反映沉积当时古地理面貌的岩相古地理图。而绘制岩相古地理图的目的就是直接服务于找矿  相似文献   
4.
通过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分析,采用沉积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等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济阳探区中生界沉积特征、相及沉积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中生代主要发育六种沉积相类型及相组合,即冲积扇相组合、河流相组合、三角洲体系及相组合、滨浅湖相、湖湾相、沼泽相。济阳坳陷中生代坊子组时期以滨浅湖沉积为主;三台组主要发育冲积平原亚相。  相似文献   
5.
东源县黄村流水径矿区磁铁矿经普查工作查明其为品位较高的磁铁矿、中型的规模。该矿赋存于上三叠系小坪组砂页岩及粉砂岩等地层组成的近北东向平缓的小向斜构造中,本文认为其可能属陆相火山—侵入型铁矿床。该矿区的北东部小坪组地层中储量远景较大,可能找到品位更富、储量更大的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江苏阜宁西园剖面全新世风暴控制相的沉积构造类型及沉积构造组合。同心注模、相干层理、枝状泥波痕交错纹理、格子状构造等属于新鉴定的且与波浪作用有关的沉积改造也即波控构造,文中给出了它们可能的成因解释。在此基础上,作者恢复了西园剖面风暴控制相的沉积构造相,并建立了该风暴控制相的沉积构造相相模式。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原油大部分为咸水湖相沉积的烃源岩生成,其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应用有机地球化学GC/MS分析技术,对采自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6口油井的原油样品进行了饱和烃色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原油样品正构烷烃分布完整,没有受到生物降解作用,在C20~C30内呈现明显的偶奇优势,Pr/Ph值非常低,在0.26.0.33之间,具有强植烷优势;在萜烷类化合物色质图中,伽马蜡烷相对丰度很高,具强升藿烷翘尾巴优势的典型特征;C27、C28、C29甾烷分布呈“V”字型,且以%甾烷为主峰,暗示其母质有咸水湖相水生生物输入。另外选取了甾烷参数C2920S/(S+R)和C29ββ(ββ+αα)评价原油成熟度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原油样品基本处于低成熟和刚成熟范围内。通过综合分析原油饱和烃色质图特征及各项生标参数,认为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原油主要为咸水、强还原湖相沉积的烃源生成。  相似文献   
8.
在野外剖面、钻孔岩心宏观沉积相分析及岩相类型的归纳总结基础上,根据各类岩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及在平面上的分布,识别出障壁-泻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及湖泊相等4种沉积相及其多种亚相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垂向沉积序列。其中障壁岛-泻湖沉积相发育于本溪组—太原组中下部,三角洲沉积相对应于太原组上部—山西组,河流沉积相主要发育于下石盒子组—红庙岭组,湖泊沉积相发育于双泉组。研究区总体上沉积环境有从海到陆的演化过程,古气候有从温暖潮湿到相对炎热干燥的变化,聚煤作用发生于气候温暖潮湿的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期,在下石盒子组、红庙岭组及双泉组沉积期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区内聚煤作用停止,没有发育煤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风城油砂体的发育、演化以及岩性、沉积微相对比分析、尤其层理对比分析,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风城油砂体辫状河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有利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主要油气储层砂体的分布受地层沉积影响,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用常规技术手段很难对其进行刻画,严重影响了勘探部署工作.该文利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以及神经网络预测等技术手段,对该区下第三系路乐河组(E1+2)主要含油层段砂体展布情况进行刻画,进而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之上划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勘探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