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话剧《茶馆》1958年首演以来,于是之、蓝天野、郑榕、英若诚等老一辈话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便使之成为中国话剧家喻户晓的经典。上世纪80年代后,《茶馆》相继登上德国、新加坡、法国、瑞士、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舞台。如今,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等数十位北京人艺新一代实力派演员,协力推出的新《茶馆》作为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化节”的压轴戏,赴美交流献艺,不仅是中国话剧首次登上美洲大陆,也是《茶馆》继征服欧洲观众后的又一次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2.
“我已经下了那个原了。林兆华导演却上了原。”——陈忠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珍 《文化交流》2015,(3):21-24,2
杭州姑娘、舞台名角史兰芽在家乡主演话剧《枪声》。作者在杭州剧院与史兰芽面对面的一场专访,婉约细腻地写出史兰芽在《枪声》中饰演母亲这一主角的心得,以及近20年演影视、话剧的演艺感悟。史兰芽出身于杭州的一个艺术世家,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她对家乡、亲人、友人绵绵不绝的眷恋之情,让人欣喜、感动。  相似文献   
4.
含泪忆斤澜     
林斤澜大哥走了。永别之痛,万箭插心,哀伤之情,难以言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组工作,都还没发表过什么作品。1951年奉派参加“中央土改团”,分赴安徽和湖南参加土改。我们在外地期间,“北京人艺”进行改组,创作组取消了。我先回京,被调到了北京文联。过了些天,我上王府井大街,意外地见斤澜迎面走来。  相似文献   
5.
北京人艺,请为我洗礼早听说北京人艺是中国的"百老汇",是国家级艺术殿堂,是"国宝"级的明珠,因此,能看一场北京人艺的演出成了我的希冀。 2002年国庆前夕,适值北京人艺五十华诞,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朝拜我心中的这方艺术圣土。那晚登台献艺的都是年届古稀的艺术家。他们重排了六场经典片段和一组戏剧独白,把这些精粹命名为"岁月长歌"。台词烂熟于心,表演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6.
"我有时候路过人艺,看到有几个(外来剧目的)海报在首都剧场外一挂,说实话我觉得挺没面子的。"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改革以后,安静的课堂渐渐热闹起来。教师不再是"一言堂",他们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而且及时地予以肯定:"你的回答很好""你的思维很活跃""你很善于思考""你的发言非常精彩""你的见解非常独特"……教室里充盈着快乐。可是,教师又通过"老师认为……""我的理解……",总结出所谓的正确、标准的答案。一位教师在上《小小的船》时,出示了一幅月亮的画面,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这个月亮像什么?"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像镰刀,有的说像钩子,有的说像香蕉,等等。可教师并不这么想,于是,她对学生的答案给予了无情的"轰炸",终于有学生说出了预设的"像小船",教学得以"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北京的4月本来多风,今年更是不时地受到沙尘暴的袭击,使人不胜其烦。正在这时,北京人艺以最强阵容奉献了一台精致淡雅的《风月无边》。该戏一改人艺往日俗人俗事、一派京腔京韵的路数,选取了不大为人所知的明末清初大戏剧家李渔的故事,用淡墨勾勒出他的独特形象和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9.
2006年伊始人艺小剧场依然继续了近几年“情”戏为主题的现代婚恋题材,只是更加贫乏,更加让人失望。更多人希望,濮存昕的“炮轰”,不是只激起舆论界的波澜,更应该因此震醒整个戏剧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过士行中国戏剧“凶猛”的旁观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与100多名女性有过性关系的单身汉女人日起故事与一位擅自闯进单身汉公寓的神秘两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10月11编剧过士行带着名为《备忘录》的踏入北京人艺小剧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