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各国文化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与笑话     
《初中生学习》2011,(4):F0002-F0002
招工 古董店里要招收一位推销员,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 店主从扫把上拔下一根木条,问一名应试的年轻人:“你说,这是什么东西?” “彼得大帝的牙签!”年轻人回答道。 “好!明天就来上班。”  相似文献   
2.
羊名大考验     
王俊杰 《新作文》2011,(7):33-34
纳尼亚的彼得大帝智勇双全,不但武功了得,多次击退敌人,而且在危急关头总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小星星们有谁想当纳尼亚智勇双全的王呢?下面的小星星都是小雪姐姐选出来的智慧之王,一起去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本事吧!  相似文献   
3.
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他力图使俄国融入欧洲文明社会,摆脱俄罗斯民族中野蛮、落后、保守的特征。彼得大帝致力于引进西方文化,同时也把触角伸向了遥远的东方。欧亚大陆上一北一东两个民族,由于一个宗教使团的出现,发生了奇妙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是18世纪世界上两位著名的君主。通过对他们施政方针及政策制定原因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在康熙盛世表面现象的掩饰下,康熙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开始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的书写方式是心下之身,心与身是统一的,个人与社会也是统一的。一般看法为,中国文化里“独立自主人格”缺失,这失之片面。中国文化是试图在社会关系网络里规定个人与家庭的地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以个人为基点“推己及人”,推及社会。所以强调立己必须立人,己达而达人。  相似文献   
6.
通过简要叙述彼得大帝的改革过程 ,来阐明他的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以及他的雄才伟略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王龙 《学习之友》2010,(3):34-35
在中国,康熙可谓是“史上最热爱科学的帝王”。 他对西学的熟悉令人瞠目:从天文地理,到物理、化学,甚至高等数学、西洋音乐,他全都学过,而且学得还不错。谁能想象得到,三百多年前,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连地球的概念都还不知道时,皇上已在紫禁城的深宫内摇计算机、玩对数器、开平方根?  相似文献   
8.
本书驻足于近代中西方社会激烈交锋、动荡转型的十字路口,通过那些主导、影响国运民生的风云人物,如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等人在急剧变迁的历史关头截然不同的道路选择,透视近代中国迷失落伍的深层原因,为今天的中华复兴之路寻找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中国女性的性别与性相》《左岸:从人民阵线到冷战期间的作家、艺术家和政治》《茶叶之路: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的商贸往事》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曾先后播放了俄罗斯宫廷秘史的几个故事,里面前后贯穿着一个重要人物,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1672-1725)青少年时代的朋友、后来的宠臣、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884—1727)和小沙皇彼得二世(1715~1730)执政时的执掌,实权者,赫赫不可一世的缅希科夫(1673—1729)。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他是如何在俄罗斯伟大的转折时期浮沉起落的?剧中女皇和小沙皇多次轻蔑地称他“一个卖馅儿饼的”等等又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