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法越南问题交涉 ,宗藩权和保护权之争一直是双方交涉的焦点。中国维护宗藩权 ,是维系中越历史久长的藩属关系 ,从而保护西南边陲的安全 ,遏制法势力渗入云贵 ;法国强加越南于保护权 ,目的是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 ,使越沦为法殖民地 ,从而以越为基地侵夺中国的云贵。中法宗藩权与保护权之争是反殖民化与殖民化之争 ;是中越人民反侵略与法国侵略的斗争。尽管越南最终沦为法国殖民地 ,但中国援越抗法斗争的正义性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第一,要读经典。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相似文献   
3.
郦波 《中华家教》2011,(8):39-40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读书要读经典,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书,要怎么读才对呢?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  相似文献   
4.
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藩属国在东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下,先后终结了与中国的藩属关系。列强继而把手伸向了中国的本土,其中英国企图侵入中国西藏。在政治上寻求剥离西藏于中国的法律借口,炮制所谓“西藏是中国属国”的谬论,并通过外交途径与中国较量。时任驻英大使曾纪泽严正声明,“西藏乃中华属地”,而不是属国。中国拥有对西藏的主权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历史史实从根本上否定了英国炮制的“西藏是中国属国”的谬论,捍卫了中国对西藏所拥有主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邓李赟 《文教资料》2008,(3):104-106
影响一个人思想、行为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家庭教育无疑是最潜移默化地直接作用于人的.曾纪泽作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从其一身的作为和思想中可以追寻出所受家庭教育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中俄关于《里瓦几亚条约》的修约谈判,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清政府的外交谈判人员曾纪泽在谈判中能洞察形势,做到知己知彼,并且善于分析矛盾,灵活运用策略,因势利导,纵横捭阖。他通过据理力争、不亢不卑的斗争,为清政府挽回了部分损失。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对曾纪泽的外交才能与智慧应该予以肯定,但是由于曾纪泽所签订的《改订条约》并没有改变其不平等条约的性质,因此对曾纪泽的评价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7.
三、企盼“同治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是日移居新衙门,即百余年江都日署,乱后,洪逆据为伪宫者也.本年重新修造,自三月兴工,至是粗竣,惟西边花园工尚未毕,虽未能别出丘壑,而已备极宏壮矣.”[1]张文虎带着《晋书》的校稿和张小胖去曾府.门卫见他们走过来.笑着迎上去,施礼问安后,引着两人走到上房敲敲门说: “张大人前来.”曾纪泽一听赶紧拉开门,请两人进屋,给两人倒茶.曾国藩披着衣服,赶紧从床上下来,张文虎走到床边说: “曾公身体看来大好了.”曾国藩说: “今天像没病的人一样,也许是回光返照.”张文虎坐下,接过茶吃了一口,把《晋书》的校稿交给曾国藩,说:“《晋书》的校稿校得不错.”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作为清政府的外交官员,他于光绪四年出使英、法等国,又于光绪六年二月兼任驻俄公使,前后历时八年(1878——1885)之久。他在兼任使俄大臣期间,为收回伊犁与俄国进行长达半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在光绪七年正月(1881年2月)改订新约(即《中俄伊犁条约》),代替了前任使俄大臣崇厚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为祖国争回了大片国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出色的外交家。这是曾纪泽外交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大成就。 同治十年(1871年).帝国主义代理人阿古柏在我国西北边疆发动叛乱,沙俄趁此时机以“代为收复”为名,悍然出兵占领我国新疆伊犁地区。1876——1878年间,以左宗棠为统帅的西征军迅速平定阿古柏匪帮的叛乱,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沙俄妄图利用阿古柏伪政权侵占伊犁的幻想破灭了,可是他们却拒绝交还伊犁地区。光绪四年(1878年)六月,吏部侍郎崇厚奉命使俄,与沙皇政府商议索回伊犁之事。崇厚乃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昏庸无能,胆小怕事,在沙俄的软硬威逼之下,不顾国家与民族利益,也不请示清政府,竟于次年10月2日,擅作主张同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根据此约,沙俄归还  相似文献   
10.
曾纪泽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他所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一文,是坚持正义与公理的外交宣言;是被欺侮的弱国向西方列强讨回公道的战斗檄文;是中国外交家向西方士人申明中国之和平、独立、自主友好外交政策的不屈呐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