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8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文化关系源远流长。早在中国商周时代,便有箕子“走之朝鲜”的传说。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商朝末年的太师。纣王无道,箕子进谏规劝,反被纣王所囚。周武王灭商后,释放了箕子,箕子“走之朝鲜”,周武王因封箕子为朝鲜侯。箕子在朝鲜“教民以礼义田蚕”,  相似文献   
2.
焦姓与焦国     
胡焕英  常军  胡小平 《寻根》2008,(1):123-125
一 焦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关于焦姓得姓起源,主要有两处。 1.出自姜姓,上古神农氏后裔,以国为姓。《史记·周本纪》载,周灭商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郦道元在《水经注·河71《注》(卷四)也有“焦国,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的记载。《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由此看来,周初所封者为姜姓焦国。  相似文献   
3.
未雨绸缪     
《小学时代》2015,(8):38-39
快看,外边下起了第一场春雨,细如牛毛,滋润万物,好美啊!妙妙,你还差我一个成语解释呢,记得吗?当然记得了!是"未雨绸缪"的解释。今天又刚好下起了第一场春雨,就让我们说说关于"雨"的成语故事吧!未雨绸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为了安抚商朝遗民,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朝歌(今鹤壁淇县)做诸侯,同时又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别封在武庚的东面、西面和北面,以便监视他。武王的弟弟周公及太公、召公等帮助武王灭商立了大功,武王就把他们留在京城辅政,其中周公最受信任。两年后,武王得了重病,大臣们焦虑万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  相似文献   
4.
2015年是史圣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本刊连载《史记观止》,以资纪念。本期刊载其"帝王风范"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繁衍、生息、发展、融合、统一的进程中,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积聚了浩如烟海的众多古籍,许多古典名著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了解的文化精品。《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尤其是《史记》所写的人物传记,为社会各色人物定位,描绘人生百态,提供做人榜样,更是人人必读的一部国学根柢书。渭南师范学院作为司马迁故里的高等学府,有义务、有责任推广和普及《史记》这部文史名著,使之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和欣赏的文化艺术品。渭南师范学院特聘教授、著名史记研究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教授,与儒道国家学说和国家安全经济学者、渭南师范学院丁德科教授合著《史记通解》,2015年夏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部注译评相结合的新型《史记》整理著作。陕西省社科普及基地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中国史记研究会将于10月中旬联合举办国际学术大会,隆重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为此,本刊2015年特连载《史记观止》,以纪念司马迁这位史圣,也为《史记》的普及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作者节选《史记》精彩段落,再加工形成系列《史记观止》普及读物。可以说这是作者和本刊一个创造性的尝试。创造性的价值在于精选《史记》,分类结辑,展示社会和人生。每篇由标题、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几个部分组成,篇幅短小、行文流畅、雅俗共赏,便于读者零碎时间鉴赏,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全年24期,每期连载,计划刊载100篇左右。从帝王开始,直到普通民众,全方位掠影上古社会三千年历史各色人物,立体再现社会人生百态,可谓《史记》观止!诚请读者评说指正。  相似文献   
5.
出土文献,特别是有传本可以对照的出土古书,对于校读传世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新近发表的竹简本《武王践阼》来校读传本《大戴礼记.武王践阼》,校正了传本的一些文字讹误,对个别字词的释读也提出了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二次戡黎说"只注意到今本<竹书纪年>有文王、武王都曾戡黎的记载,却冬视了今本<竹书纪年>与清华简<耆夜>武王戡黎时间的不同,清华简<耆夜>与<史记>、<逸周书>、今本<竹书纪年>在纪年问题上仍存在尖锐矛盾.清华简<耆夜>"作"字不能理解为创作,而是指演奏,周公见蟋蟀闯进来,演奏<蟋蟀>三章,不能因此断定周公是<诗经·蟋蟀>的作者.清华简<耆夜>并非周初文献,与<尚书>、金文等文献对比,可知它很可能成书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前段.  相似文献   
7.
防不胜防     
古代的皇帝相信谶语,就连英武神明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他上台不久,听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有女武王者",有个女的,姓武的,要当皇帝了!宫中的太史,即那些御用大仙儿,也占出了"女主昌"三个字.李世民心里犯起了嘀咕,四处踅摸哪里有这么个人.  相似文献   
8.
乐羊是战国名将,那时的战国就像欧洲的甲级联赛,乐羊就在魏国效力,他的老板是魏文侯。有一次,魏文侯派他出征中山国。经过三年苦战,乐羊终于啃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回国后,他心  相似文献   
9.
上博简《武王践阼》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武王践阼》的最早传本。文章通过释读以及字形分析后,就简中几处字形隶定或注释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0.
革命说是儒学对暴君、暴政进行纠偏的产物,革命说虽然正式出现在《易传》中,但在《易传》前已经在周武王那里有所表现,在孟子那里已经基本酝酿成熟了,因此《易传》顺理成章地总结出来了。通过分析孟子对“革命”形成的原因、方式、结果等方面的思考,可以使我们对儒学的革命观有更为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