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绍连 《寻根》2004,(1):43-45
中华古代民族的形成,同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形成一样,乃经历了氏族—部落—部族—民族四个阶段发展而来的。因此,民族不是同人类伴生自古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中国领土广阔,自然地理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明洁的女性情爱这个视角对《诗经》进行浅析。《诗经》的女性情爱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明净、清洁。这种现象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那就是上古母系氏族遗风与周礼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氏族和村社是古代社会的最基本组织。氏族是共产主义的原型,村社只有半共产主义的性质。通过对这两种社会组织的考察,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的基本精神包括三个方面:财产共有、直接民主和互助友爱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半坡氏族时代的自然环境、生产工具、耕作方法、古粟起源、粮食加工、贮藏等多方面论述了半坡原始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姜嫄“孕生后稷”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诸家聚讼,莫多于《生民》之诗。”二千余年来,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原始图腾崇拜、姜嫄所处的时代这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源,以还其原生态,并对姜嫄三弃其子这个历史之谜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6.
论宗法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重分析中国古代父系氏族形成后,宗法制的确立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在封建社会各时期的演变,对我国历史、社会发展,民族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源于东胡的传统说法虽然正确,但不够全面,还应加上突厥,即蒙古族源于东胡和突厥,蒙古部落从公元10世纪~13世纪经历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聚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磊 《学语文》2012,(2):47-48
母系社会的解体宣告了女性成为生产的配角,男性跃居经济的中心,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那种"女本男末"的母系社会繁衍体系被以男性为主导的婚姻关系所取代,最初的婚姻就在氏族内部产生,近亲繁衍的弊端被发现后,氏族之间的通婚成为社会的潮流。  相似文献   
9.
<正> 涂山,亦名当涂山,俗称东山,位于安徽省怀远县境内的淮河与涡河交汇处。据《怀远县志》及其他有关资料介绍,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唐虞(尧舜)时期,这里便是涂山氏族聚居的处所,称为涂山氏国。《通鉴地理通释》载:"涂山在寿春县东北,濠州钟离县西九十五里,禹会诸侯,周穆亦会,柳宗元有铭。"据笔者实地考证:寿春县,即今安徽省寿县,与其东北的怀远涂山相距百馀里;濠州钟离县,即今安徽省凤阳县临  相似文献   
10.
李文遴 《寻根》2004,(2):138-141
毛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后。姬姓是轩辕黄帝的姓氏,因黄帝生于姬水之滨而得姓,他的曾孙后稷是周的始祖。毛氏始祖是周文王之子,他于周朝建立之时被分封到毛国,遂以国为氏。中国姓氏的起源与形成复杂多变,毛氏起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国为氏,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和赐姓。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