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底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来到位于苏州景德路272号的苏州刺绣研究所。与研究所艺术总监张老师一番寒喧后,便随她走进研究所院内一座古朴典雅的月亮门。放眼望去,这是一座典型苏州建筑风格的优雅园林,曲径通幽的小路、葱茏翠绿的树木、千回百转的游廊……自成一幅秀雅玲珑的水墨丹青,散发出清幽迷离的韵味。原来,这便是苏州著名的园林“环秀山庄”,刺绣研究所即假坐于此。我暗自叫绝,“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美丽的苏州刺绣涵养于这方清丽俊秀的山水,真乃相得益彰。随后的全面探访,更让我对神奇的苏绣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2.
终身职业技术教育是面向全民、全社会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其构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专长发展观探讨不同阶段的领域专长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为终身职业技术教育不同阶段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以专长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苏绣终身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为终身职业技术教育的阶段培养提供具体生动的案例,有助于终身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子非鱼     
它们是游在苏绣里的鱼.红的白的锦线,在绢的两面如同鲤尾般跃然.密织成一圈橙红与水白相交的锦鲤,就连觅食,也是那般柔婉温和,宛如来自江南水底。很小的时候,我跟随父母到卖苏绣的店铺里去.  相似文献   
4.
尽管苏绣大师沈寿、杨守玉和任喵同音容已杏,但德泽犹存、名垂绣史。她们留给后人的不仅只是精美的苏绣,更有执著追求、崇尚艺术的不朽精神。而在其之外,苏绣史上还有一位不能不提的技艺非凡、德高望重的大师,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画家徐绍青先生。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苏州园林》.苏州是个好地方.清朝有159个府,大家知道交税交得最多的税老大是什么地方吗? 生:苏州? 师:对,就是苏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州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 生:经济发达. 师:是这样.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苏州,一定要看看苏州园林、苏绣,还有苏州的美女.苏州有9个园子名列世界遗产名录.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苏州园林》也很经典.今天,我们不是去看苏州园林,而是要学叶圣陶先生是怎样用语言把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出来的.读了《苏州园林》后,我仿照文中的语句写了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请同学们读一下.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末的苏州,正值乍寒还暖之时,素有“中国刺绣艺术之乡”美誉的镇湖,以入画的秋色和殷殷的热情,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盛会。在源源不断从五湖四海乃至世界各地赶赴这一艺术盛宴的尊贵客人中,有一个特别的团体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由文化部中外交流中心和苏州市人民政府特邀来此进行苏绣体验之旅的13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大使及其夫人、文化和商务参赞。  相似文献   
7.
观察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随着教育的前进,观察反思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师急需培养的一种专业技能。在观察反思中,老师得到了成长,幼儿得到了发展,课程得到了丰富。下面分享"苏绣寻品,培养秀德"这个由观察反思引发在地域文化中开发德育课程资源的故事,期盼能在分享成长的同时,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敬业"。  相似文献   
8.
Suzhou-style embroidery is origin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 southeast city of Suzhou, a historical town abundant in silk and rich in cultural traditions. Inscribed i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t is well known for its long history artistic richness, superb skills and delicate workmanship.  相似文献   
9.
数十年来,苏州刺绣研究所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参加了众多文化交流及展览活动,前后曾赴100多个国家进行展示与交流,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外国朋友的赞扬,称中国苏绣为“东方瑰宝”。  相似文献   
10.
分析苏绣英译及研究现状,阐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以现有英译资源为语料,从民间绣品及纹样的翻译和苏绣针法的翻译两个方面探讨苏绣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认为译者要明确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目标读者,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直译、意译、音译加注释等不同的翻译策略,促进苏绣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