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成  谭爱芳 《新闻天地》2005,(10):30-33
风华正茂的局长、满腹经纶的教师、驰骋商场的老板娘……5位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成熟女性,面对一座虚构的美丽围城诱惑,她们不仅趋之若鹜地慷慨献身,而且卖房子、抵押贷款、倾家荡产只为第二次踏上婚姻的红地毯,结果,一个个血本无归,发癫发狂。劫难当头,这群精神濒临崩溃的受害者相扶相携,开展爱心自救。2005年7月28日,她们的“老公”张志良被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相似文献   
2.
在申请办理继承权公证中,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和陈述,隐瞒其他继承人,骗取公证书后,向房屋产权登记机构提交公证书,诱使房屋产权登记机构作出错误的产权登记,转移房产所有权,损害其他继承人财产权益。这种行为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行为,符合诈骗罪(三角诈骗)或侵占罪的犯罪构成,应分具体情况以诈骗罪或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的界定,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造成了司法实践中法条理解及适用的困难。文章运用刑法解释学原理,通过文义解释和论理解释,把非法持卡人和合法实际用卡人排除在持卡人范围之外,最后得出持卡人仅指登记持卡人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对于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经历了不适用死刑、有选择的适用死刑和保留但严格限制死刑三个阶段.在我国,当前死刑存在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应逐渐限制并在将来废除是刑法学者的共识.对金融诈骗罪的死刑问题有废除论和保留论两种观点.对金融诈骗罪适用死刑,既不利于刑罚的报应功能的实现,也不能预防、减少金融诈骗犯罪的发生,因此,我国刑法应当取消金融诈骗罪的死刑规定.  相似文献   
5.
保险诈骗犯罪日趋复杂化,金融风险日益加剧.鉴于法制完善是遏制保险诈骗犯罪的体制性因素,我国现行刑事法应在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罪数问题以及共同犯罪认定等方面进行相应改进.  相似文献   
6.
当前,经济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和诈骗犯罪问题日渐突出。合同欺诈行为与合同诈骗犯罪本质上不同,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特征主要表现为当事人主观故意,客观表现是虚假介绍或隐瞒关键事实,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等;合同诈骗罪的主要法律特征为当事人主观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客观表现是行为人签订合同所采用的手段自始至终都是欺骗性的,行为人要负担刑事责任,同时还要承担民事责任等。同时,二者之间也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规定了八种金融诈骗罪,但对罪与非罪的界限、各种具体金融诈骗行为的认定方法及金融诈骗罪与相关犯罪的法条关系等问题并未规定,也未明确所有金融诈骗罪的主观方面都应当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了便于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各种金融诈骗罪,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用卡诈骗罪是我国刑法增设的一个新罪名,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银行金融管理制度和商业经营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对于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经历了不适用死刑、有选择的适用死刑和保留但严格限制死刑三个阶段。在我国,当前死刑存在还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应逐渐限制并在将来废除是刑法学者的共识。对金融诈骗罪的死刑问题有废除论和保留论两种观点。对金融诈骗罪适用死刑,既不利于刑罚的报应功能的实现,也不能预防、减少金融诈骗犯罪的发生,因此,我国刑法应当取消金融诈骗罪的死刑规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诈骗犯罪越来越隐蔽和智能化,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在客观上的表现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何认定“非法占有”,既是一个值得学术理论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又是一个司法实践中急待寻求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仅就有关问题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