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艳诗集·序》对“诗非得窥圣旨,不敢刊行”这一政策表示不满时,只明点了李、陈两个朝代,但并不意味着到了黎朝,这种情况有了改变,其实,到了黎明,对诗刊行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不仅没有废止,相反更发展到了朝廷垄断诗坛的局面。越南黎明  相似文献   
2.
唐《诗人主客图》品第诗人,区别流派。主教化,倡关刺;尊清雅,重五律;贵新奇,求回味,从中反映出当时诗坛独特的审美风尚及诗歌创作情况。作为唐末诗歌批评中幸存至今的唯一的一部诗句图著作,其丰富的文献内涵,足以说明了它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是一个包括写作、传播、接受并产生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只涉及作品的写作、传播与批评,还包含学观念的演变、作家的活动与交往、社会的学教养和时尚。对曾经发生和存在的学过程进行历时性的研究,就构成了学史学。学史学首先是一门研究学过程,尤其是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的学科。然而并所有的学时代都为学中的过程研究提供了可能,只有明清以后,丰富的历史记载几与档案相埒,而同时档案也最大限度地充实了历史记载,我们才得以从容揭开时间的帷幕,走进学事件和学史情境中去。明清两代丰富的献普真正进入学史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近体诗对于对仗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但在唐诗中,特别是精于诗律的诗圣杜甫,在其创作的近体诗中,却有大量不守成法的变例。这些变例,为近体诗的对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影及后代诗坛。其主要形式有全首对仗、全首不对仗、首联亦对仗、尾联亦对仗、单联对仗、偷春格、隔句对、错综对、当句对和流水对等10种变例。  相似文献   
5.
大历时期是唐诗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大历社会思想,文学思想以及诗人创作倾向嬗变的分析,探讨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佛教禅宗所扮演的角色。并从以诗明禅、以诗喻禅和诗禅冥合三个层次阐述“禅”在大历诗歌的具体表现,说明佛教禅宗在大历诗风变化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浚与屈原     
在中国诗歌史上,杜浚最尊屈原,认为屈原开创了中国诗歌"缘嗔而作"的优良传统,而屈原之后动人心魄的优秀作品也无不是"缘嗔而作"的.屈原自称其诗歌乃"发愤以抒情",即杜浚"缘嗔而作"说的理论根源.在杜浚看来,"风骚"传统的核心是"真",凡是继承和弘扬了"风骚"传统的杰作都是"真诗".他洞察诗坛积弊而忧患诗道遂亡,乃睥睨一世、疾言厉色地诋诃昧者,振臂大倡为诗首要在于"真"的"贵真说".  相似文献   
7.
《过日集》二十卷是清初诗人曾灿历经十年磨砺编成的大型诗选,收录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十八年间佳作名篇,选入各地诗人1500余家,诗8200余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诗坛之“天下大势”。文章从编辑体例、编选原则、征诗与刻资三方面探讨其编选,以期呈现清初诗坛的深层景观。  相似文献   
8.
颂壮词     
词是歌儿舞女们,在文人们的雅集宴会上,助兴歌唱的歌辞,所以也叫曲子词。后来,技痒的文人们,竞起仿效,他们剥离了乐曲的束缚,扩大了表现力,加深了意境,使之做为一支诗坛新葩,在中唐以前开始萌芽抽枝,到晚唐已臻成熟,进入两宋后,更是枝壮叶茂,繁花似锦了。初期的词,带着它出生的  相似文献   
9.
10.
《学苑教育》2012,(16):96-96
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是盛唐诗坛上的两大华彩乐章。田园诗人的天籁雅音,边塞诗人的黄钟大吕,构成了那个繁华富丽时代的二重奏。田园诗人们赞美祖国河山的明净秀美,边塞诗人们歌唱豪迈壮烈的征战生涯。他们记述严峻残酷的战争场面,描绘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展示戍边将士丰富的情感世界,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瑰丽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