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1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Laurence Tamatea 《Compare》2006,36(2):213-228
The paper presents findings from a research project undertaken at the Taman Rama Gandhi School in Bali during the first anniversary week of the Bali Bombings in 2003. It explores the school's response to four key components of Gandhi's model of Basic Education (Nai Talim) and shows that the claimed curriculum is framed by two contradictory discourses: a globalisation from above discourse and a Gandhian discourse of tolerance and peace, more consistent with a globalisation from below discourse. The argument is made that the curriculum's commitment to the neo‐liberal capitalist values of the globalisation form above discourse may ultimately thwart the emphasis upon peace and tolerance in the discourse from below.  相似文献   
2.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范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资格作为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以其特有的理论活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赫尔巴特提出人的"可塑性",核心旨趣在于批判宿命论和先验主义自由论,论证人接受教育的必要性,从而合逻辑地导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理性。本纳通过对"可塑性"与"主动性要求"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论证了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类实践形式的独特性:教育是一种暗含自我否定力量的实践,"教育的自我终结"恰恰意味着教育的成功;意味着受教育者内在能量的扩充,生存智慧的提升和生命自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negotiation of ‘queer religious’ student identities in UK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experience’ has generally been characterised as a period of intense transformation and self-exploration, with complex and overlapping personal and social influences significantly shaping educational spaces, subjects and subjectivities. Engaging with ideas about progressive tolerance and becoming, often contrasted against ‘backwards’ religious homophobia as a sentiment/space/subject ‘outsid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follows the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 of queer Christian students. In asking whether notions of ‘queering higher education’ (Rumens 2014 Rumens, N. 2014. “Queer Business: Towards Queering the Purpose of the Business School.” In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Public Engagements, Intersecting Impacts, edited by Y. Taylor, 82104.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Crossref] [Google Scholar]) ‘fit’ with queer-identifying religious youth, the article explores how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re narrated and made sense of as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transitions allow (some) sexual-religious subjects to negotiate identities more freely, albeit with ongoing constraints. Yet perceptions of what, where and who is deemed ‘progressive’ and ‘backwards’ with regard to sexuality and religion need to be met with caution, where the ‘university experience’ can shape and shake sexual-religious identity.  相似文献   
5.
钟璞  刘美生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6):35-37,50
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是在“道法自然”的“无为”哲学中追求自由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欲之精神自由;而西方自由主义是在与其生产关系适应过程中追求自由的,是一种理性的占有之物质(包括制度)自由。对道家文化之自由与西方自由主义之自由作一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也可以更全面地批判和借鉴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俄经济体制改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改革取向和目标、不同的改革模式、不同的改革进程和不同的改革结果。由此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改革必须有明确的制度约束和安排;改革的进程必须充分注意社会的承受能力;改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改革必须处理好制度与体制的关系,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7.
8.
赵明玉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3):25-27,37
传统自由主义公民教育以一种消极的、普遍的公民资格为基础,不提倡由学校等公共机构开展公民教育,而主张一种“私人化的”公民教育,并渗透政治中立的原则。新自由主义的公民资格观注重公民认同、公民参与、公共理性的公民德行,提出由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平等、自由、尊重、宽容等公民德行。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经济范式。经历了由古典自由主义到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嬗变,但其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本质始终未变。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新自由主义从未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并在实践中坚持、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独裁与民主"之争为20世纪30年代发生于思想领域的一次主要论争。有关蒋廷黻提出"新式独裁"论之缘由为时人乃至后人试图解读之迷思。历史地看,蒋廷黻新式独裁论的出台并非是曲意逢迎当道,亦非对中国民主试验所产生的幻灭感或缺乏真诚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信仰使然,而实在于其对国家统一与现代化的诉求、深厚独特的美国知识背景以及由此决定的思维模式诸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