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69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国知网所收录的2007年至2017间核心期刊中有关公共体育服务文献题录作为分析数据样本,对所搜集到的254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借助CiteSpace V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内容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近十年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经历了波浪式增长与急速增长两个阶段,研究主题紧密结合国家政策战略,在不断调整中推动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主要特征体现在始终服务于国家宏观政策方针,顺应了政府职能转变下对体育发展改革的时代需求;以“体育管理、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始终贯穿,主动融入政策响应的研究诉求强烈,人民美好生活中体育需求的关照不足;整个研究过程充满了动态性与局限性。未来研究应坚持与国家公共服务政策相伴相生,形成开放性反馈研究系统;注重公共体育服务研究的政策引领和政策的事后绩效评估;打造学术共同体,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成果在政策咨询和智库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3,(10):51-53
  相似文献   
3.
媒体广场     
《神州学人》2004,(2):10-10
《南风窗》 2004-01-01大国的兴衰我们的心里,有一个期待。它的诞生,它的茁动,不仅仅是从这个新年、这个世纪,甚或上一个百年开始。不,它还要更悠久、浑厚一些。它,可谓是旧的,而长城砖、故宫瓦也无法尽表其庄严古老;它,亦可谓是新的,而互联网、短信息难以尽现其变动迁流。几个世纪以来,不同的中国人,以各自方式期待着它。为着这一期待,多少时代的多少生命,结成了巨大的共业;因为这个期待,多少时代的多少人物,上演了连台的好戏。今天,当我们谦卑地检视历史,会发现,每一事件本身,都含藏任何评价与褒贬难以抵达的深度;而其中某种超越性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用数值逼进法研究电场中量子势阱表面本征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量子阱结构和光致发光的研究 ,对材料结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用数值逼进法研究了电场中量子势阱表面本征态效应 ,分析了极值的位置 ,定性、定量地解释了量子阱的光致发光  相似文献   
6.
Sarcopenia(肌肉衰减征)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增龄性机能退化现象,与老年人跌倒、骨折乃至残疾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在Sarcopenia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线粒体所介导的内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作为一种应激会对骨骼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基因调控产生影响。综述了Sarcopenia相关的线粒体介导的内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及运动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多重理解让人慨叹,本文无意对其复杂形象本身进行价值判断和成因探讨;而更愿意发掘其复杂形象背后的操作诉求——即对独特表达的追求。这一点简单明了,但或许是三联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杨春兰 《传媒》2006,(5):10-12
从利用中新社第一报号而创办的《中国新闻》的周末版到具有正式刊号的《新闻周刊》,再到《中国新闻周刊》,几经周折和坎坷,它终于成为国内唯一一本国字号的时政周刊.  相似文献   
9.
"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博客的普及,博客写作逐渐成为了出版界挖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金丽红、黎波等著名出版人更是隆重推出"博客书"概念,一时间,"博客书"掀起了新一轮出版热潮.中信出版社高调推出素有才女之称的徐静蕾的"博客书"--<老徐的博客>,首印就是10万册;随后,地产名流潘石屹,童话大王郑渊洁,<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小峰等的"博客书"也纷纷出笼.  相似文献   
10.
刘澍涛 《今传媒》2006,(2X):30-3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介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报纸都在争夺自己的那一份市场份额。不断刷新的“资讯榜”使得人们不再缺乏信息,与此同时,对“梳理信息、深化报道”的需求让另一种媒介形式浮出水面——新闻周刊。1995年1月14日《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创刊。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既有与《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共同追求的新锐,又有自身独特的人色彩,成为了一份新锐与人平衡的知名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