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71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法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表现为对系统法学基础性问题的深层关怀 :系统方法的生存权和局限性、计算机技术的极限和数学的不完善性、对“技术统治”的疑虑和组织性排异以及面对科技 ,对权利何以自处的担忧。机遇来自于“网络中国”的现实性要求、中国及其法制系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系统科学向“复杂性”研究的转向。改变被动地引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局面 ,发现法制系统自身的系统论 ,并为系统科学作出贡献 ,应是系统法学的崭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3.
在中国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中,占据着思想、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关理学的研究,近现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理学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学术成果大量涌现,理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但毋庸讳言,近两年来,由于在研究方法、思路上未能有大的突破,相对于中国思想史上其它学术思潮特别是先秦学术史研究的繁盛状况而言,理学研究略显沉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者都力图另辟蹊径,打破沉寂。朱汉民新著《宋明理学通论——种文化学的诠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就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该著从文化的视界人手,对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进行解构与诠释,使我们获得了对理学文化的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在国共两党的激烈斗争中,国民党内一部分爱国民主人士为了反对蒋介石的独裁政策,与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纷纷成立新的民主党派。1945年10月,谭平山、王昆仑、朱蕴山、柳亚子等在重庆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要求结束一党专制,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君主从自我意识出发,自谓“予一人”,表明自己是唯一的、区别一切人的“孤家寡人”。统治为了巩固君权,实行独裁专制统治,通过神化独尊或强化君权,使君权与独尊互为前提和手段,使其居于“人上人”的独尊位置,把握至高无上的专制君权。  相似文献   
6.
爸爸对我真民主 常说“慈母严父”。慈母,我赞成;严父,我可不同意。我的爸爸不仅和蔼可亲,而且一点也不像个专制的封建君主,对我可民主啦。  相似文献   
7.
对于那些和历史的一般变化和正常发展相左的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怪现象",这些怪象往往使人感觉很难理解,民国初年的"洪宪帝制"就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当时,袁世凯已手握北洋军的大权,脚踏大总统的宝座,可谓身居高位,权倾一时,为什么还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千方百计地复辟称帝呢?在万分遗憾的同时,人们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一书拨云见日,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历史怪象背后的种种真相。  相似文献   
8.
2000年底,世界各大媒体在评选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top10时,不约而同地把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列入其中。为什么?一个有着1500万名党员、88年建党史、74年执政史的大党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失去统治地位?一个与西方抗衡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强国,一个在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9.
虽然在封建社会忠孝曾一度被当作统治思想存在,但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忠孝观念并没有被人们所抛弃.相反开始发挥新的作用,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我国著名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夏学銮,听他讲述了我国"忠孝观"的历史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时期的"忠孝观".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红军从中央苏区开始长征70周年。当年中央苏区尽管在国民党反动派重重“围剿”之中,军事、政治、经济斗争十分艰苦,但革命文化却在斗争中蓬勃发展,打破敌人的封锁和压迫,解除反动统治对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创造工农的苏维埃文化,支持与促进当时革命形势向前发展,这是我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应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