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教育   141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把脉     
林立文 《羽毛球》2020,(1):78-79
其实这很正常啊!根据描述,觉得你应该是刚学没几年的球友吧?首先,挡网失误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换了球拍造成的。球线的磅数不同,反应出的是弹性的区别。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磅数越高,弹性越好。但不是说,弹睡好的拍子就越好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弹性越好,球托在拍面停留的时间就越短,对于那些追求更快速度结果的球,如杀球,抽球等,这当然是好的。  相似文献   
2.
3.
王丹晖 《新闻爱好者》2008,(12):129-130
20世纪末出现的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时至今日,互联网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其发展势头非常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6月底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到2.53亿。互联网在信息沟通、娱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互联网也不能例外。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良冲击,这些影响包括网瘾、黑客、病毒以及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4.
“冬天到,鱼难钓。”这是一般钓鱼人的共识。其实不然,殊不知,任何事物均有其两面性,就寒冬钓鱼来说,鱼是变温动物,且又有耐寒与不耐寒鱼种之分;气象中的天气也有阴晴冷暖,风霜雨雪之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批评应试教育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有两面性,任何事物我们不能断然地否定它,若要正确地看待应试教育,需要追根溯源,看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它的利弊及价值所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有理性的分析和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应试教育的由来、利弊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应试教育作一下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曾经火热荧屏,其扎实的剧本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戏剧性的情节设计、生动的人物形象、精良的制作质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显然,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北平无战事》并未拘泥于传统历史剧对严肃的主旋律主题表现与概念符号化的“高大全”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是另辟蹊径,将戏剧艺术的假定性与历史的真实性相结合,做到了艺术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共振。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是该剧最大的亮点,桀骜不驯又满身正义的方孟敖、严谨精细又忍辱负重的崔中石、满腔理想又悲观犹疑的梁经纶、兢兢业业又传统严厉的方步亭、正直果敢又忠于信仰的曾可达、见风使舵但又真性情的马汉山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位老者虽然戏份不多但足够抢眼,他就是焦晃扮演的燕京大学副校长何其沧,具有民国知识分子典型的两面性,集东方的传统性与西方的现代性于一身。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新一代年轻人在成长中形成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对待新一代年轻人应当与时俱进,客观、合理的分析其两面性,正确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面对迷路诗人却是感谢,这不得不让人产生好奇,想看看诗人究竟是为何感谢迷路。诗人同时也借着这首诗引导着人们换个角度肴问题,也许可以像诗人一样发现意想不到的美丽,凡事都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9.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产物是盐和水.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复分解反应,正是因为其身份具有的两面性,一度成为了中考命题的热点和焦点,笔者分析了2010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对中和反应的考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何家进 《小学生》2010,(4):60-60
最近看《家有儿女》,里面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话。刘星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爱护他们,不能把他们的叶子打掉。”而刘星的妈妈高喊:“不打你不长记性,我今天非给你剪剪叶子不可。”一下子,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是一味爱护,保护“每一片叶子”,还是“剪剪叶子”呢?我想: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于祖国的花朵,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