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48篇
科学研究   6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二十四式太极拳“云手”动作教学钻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手”可说是初学者学练二十四式太极拳时感到最难学会的动作。如果教师能够从云手动作步法按需分配规格和要点、动作结构、攻防意识、常见错误及其更正方法,以及教学辅助练习上着手,那么学生很快便可以掌握云手动作的要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云手”的步法规格及特点 二十四式太极拳中“云手”的步法是侧行步,是两脚依次侧向移动的下肢动作。其动作特点为: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起侧向开步,以前脚掌先着地,随着身体重心的横移,逐渐全脚掌着地并过度为支撑腿,随即将另一腿提起,收至支撑腿内侧形成并步,…  相似文献   
3.
程伟元"鼓担"购书与《红楼梦》百廿回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程伟元自称,《红楼梦》后40回的一部分残稿是高价从“鼓担”上收购来的。胡适则认为“鼓担”购书事属“奇巧”,并视为程高串通作伪之“铁证”。后40回为高鹗所续之说遂成“定论”。据深谙故都旧俗人士的看法,程伟元购书于“鼓担”,不但合情合理,且属其搜罗佚书必循之途径。胡适的高鹗续书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行到高校可以修补断裂的"非遗"传承链条,在推广"非遗"的同时增加师生学习"非遗"的热情,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及强烈民族自豪感,让大学生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主动地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引进四筒鼓舞文化学习课程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人们对四筒鼓舞的保护,为四筒鼓舞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5.
陈娜 《青年记者》2016,(16):36-39
2015年5月25日,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同志在“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上这样说道:“方大曾和冯雪松,两代记者虽然生在不同年代,但是身上有共同的价值观,他们面向现实,深入实际,不畏艰难,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这种精神应当在中国记者中弘扬.”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创造力一般理论,结合音乐鉴赏中创造力培养的特点,并以公开课《非洲歌舞音乐》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为例,阐述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形式和方法。在总结课例的设计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出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的三个原则: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组织活动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创编与分享。  相似文献   
7.
历年来关于《二十四诗品》的美学研究是层出不穷的,从架构美学到思想美学到生态美学到诗歌美学到理想美学等等,这种高度理论性的美学研究使得整部著作更加具有魅力性。但是这种提炼浓缩后的理论升华在无形中也附加上了论者们的美学理想,使得《二十四诗品》美学价值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膨胀"的现象。文章将从美感体验出发,旨在挖掘分析能被直接感知的朦胧美和美的朦胧负担,让《二十四诗品》的美变得更加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鼓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民风民俗等方面.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着独特的作用。华夏鼓文化尤为源远流长.绚丽多彩。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在音乐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里成就显著。站在世界文化融合、创新的高度,面对丰厚绚丽的鼓文化遗产,我们应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更为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每一品内容及其审美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联系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传统,特别是唐诗的创作实际,研究了其所描绘的意境风格特色,以便更加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二十四诗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晋虽不文,人才实盛."在众多的文学人才中,河北籍名家有张华、张载、张协、石崇、欧阳建、束皙、刘琨、卢谌、许询等人.三张为"太康文学"的领军人物,刘琨、卢谌为"永嘉文学"的代表作家,许询为东晋著名的玄言诗人.石崇、欧阳建为"二十四友"重要成员.束皙诗文的"俗化"则代表了西晋非主流文学的一端.本文主要依据<文选>、<文心雕龙>、<诗品>的有关论述,并适当援引前哲时贤的见解,探讨他们的诗文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