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某些氨基酸的代谢特点和运动营养--运动生物化学动态之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氨基酸不但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也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近 10年来 ,从运动生化和营养方面的研究日多 ,这里仅将和运动能力关系密切的谷氨酰胺、亮氨酸、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的研究成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补充亮氨酸对无训练史被试进行抗阻运动所致骨骼肌损伤的影响。方法:16名青年男性大学生据体重随机分为补充亮氨酸组与安慰剂对照组,亮氨酸和安慰剂组被试从测试日深蹲抗阻运动前3周直至运动后4 d分别以每千克体重150 mg剂量摄入150 mL亮氨酸或糊精溶液。测试日各组被试以50% 1RM负荷完成5组深蹲运动,每组20次,组间间歇2 min。深蹲运动前于肘正中静脉采集血样,测量大腿围、纵跳高度、膝关节活动幅度与肌肉酸痛程度,并于运动后即刻、24 h、48 h、72 h和96 h重复测试。ELISA法检测血清CK-MM、Mb与血浆IL-6,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结果:与安慰剂组被试相比,补充亮氨酸显著降低了亮氨酸组被试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水平、大腿中段周长及血清CK-MM、Mb、CRP与血浆IL-6含量,而深蹲1-RM值、纵跳高度及膝关节ROM组间差异则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每千克体重150 mg剂量亮氨酸能够削弱抗阻运动所导致的骨骼肌损伤与疼痛,该效应可能与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有关,且推测亮氨酸对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平衡的调节作用在其中亦有贡献;2)该剂量亮氨酸不能明显促进工作肌机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亮氨酸水杨酸席夫碱及其与锰(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化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配合物的抗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2006年多哈亚运会短距离游泳男运动员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即将参加2006年多哈亚运会短距离游泳比赛的部分男运动员的尿液样本进行分析,提取运动员"内稳态"所隐含的竞技水平信息.方法:比赛开始前一个月内,在不干扰运动员训练及没有饮食和药物控制的条件下,隔周分3次收集运动员晨尿.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信息提取和预测.结果:根据主成分分析模型,成功地提取出了与运动员竞技水平相关的信息,同时发现决赛运动员的竞技内稳态品质明显高于非决赛运动员.通过对尿液中化学组分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决赛运动员们尿液中甲基尼克酰胺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决赛运动员(P<0.01);而糖蛋白和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则明显低于非决赛运动员(P<0.01),如天东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结论:运动员尿液中包含了与运动员竞技水平相关的信息,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具备共同的生理特征,并发现竞技内稳态品质、高效的能量供应机制和保持正氮平衡的能力可能是游泳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电势法,首次对L-亮氨酸BrO_3~- -M_n~(2+)-H_2SO_4-丙酮体系的振荡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参照FKN机理,提出了本体系可能的反应过程,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并得到了振荡反应诱导期(tin)及振荡周期(tp)与各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这种以亮氨酸和丙酮为混合底物的B-Z反应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首次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沉淀亮氨酸后的氨基酸废水中的邻二甲苯-4-磺酸沉淀剂。实验发现,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邻二甲苯-4-磺酸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水溶液、4mol/L HCl及4mol/L NH4Cl中的吸附率分别为100%、93%、95%。常规的电解质水溶液无法解吸树脂上吸附的邻二甲苯-4-磺酸,但适当浓度的乙醇+盐酸溶液可有效解吸。最佳吸附-解吸工艺条件为:离子交换树脂柱,26×1000mm,玻璃柱,内装500ml 201×7树脂;氨基酸废水正上柱吸附,上柱流速1BV/h,上柱体积4BV;用自来水洗至无色,再用60%乙醇+1mol/L盐酸解吸液反洗,洗脱流速2BV/h,解吸液体积3BV。本方法可有效去除氨基酸废水中的邻二甲苯-4-磺酸,回收的沉淀剂具有和新制沉淀剂相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L-亮氨酸尾式卟啉及其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并研究了它们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膳食补充亮氨酸对增龄小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性机制。方法:13月龄雄性ICR小鼠据体重随机分为补充亮氨酸、补充丙氨酸以及空白对照组,补充亮氨酸和补充丙氨酸组分别在饲料中给予亮氨酸(5%)和丙氨酸(3.4%)添加8周,空白对照组则进食普通维持饲料。末次给食后禁食17 h并处死小鼠,用血糖仪检测血糖;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HE染色观察腓肠白肌肌纤维适应性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 III(mVPS34)与MHCⅡ蛋白表达及mTOR、p70S6K、4E-BP1磷酸化率。结果:添加亮氨酸并未显著影响小鼠体重与采食量,且未致胰岛素与血糖水平变化不显著。腓肠白肌湿重、湿重/体重比值、肌纤维横截面积与直径表现出增大的趋势,但变化并不显著。但肌肉蛋白总量、mVPS34与MHCⅡ的蛋白表达及mTOR、p70S6K、4E-BP1磷酸化率均显著增加。结论:5%比例亮氨酸具有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并减缓老年前期小鼠肌肉的萎缩的潜力,其机制可能涉及肌细胞内PI3K III(mVPS34)/ mTOR/ p70S6K信号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