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子平 《教育》2014,(10):F0002-F0002
邓国帅先生学书自柳体入道,开笔于《玄秘塔》。所谓颜筋柳骨,实则邓先生性格。其自神池出道,自幼向艺。受兄长影响,临仿描红,沉浸其间,乐而忘返,除却书法,流连丝竹管弦。既长,兴致全然转入书法,涉猎碑帖,广结书友。由怀素而傅山,由王铎而书谱,且从师徐树文、田树苌诸先生。  相似文献   
2.
据说,清代时太原有个杂货铺老板得了重病,到处求医,均不见效。后求医于名医傅山傅山要他亲自去找来戴过3年的旧草帽100顶,然后再给他配方治病。于是,老板每天清早步行出门,凡遇到农民戴过3年的旧草帽,便高价收买。这样每天往返20多里,一年下来,步行了7200多里。由于每天行走,使他饭量大增,体质增强,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当他拿着这100顶旧草帽来找傅山时,傅山告诉他说:“你的病已经治好了。”此时,这位老板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3.
傅山是明清之际一位志行坚卓的遗民思想家,也是一位见解卓越、创作丰富的学者,他一生以抗清为己任,心伤故国,奔走呼号,诗歌中闪耀着一种不屈的斗争精神,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哀民生之多艰的深切情怀,情寓于诗,读之令人感奋.  相似文献   
4.
渠荣籙 《收藏》2007,(11):76-77
顺治十一年(1654年)阴历六月,因湖广黄州府蓟州生员宋谦在河南、山西一带组织反清复明活动败露,并招供傅山先生知情,  相似文献   
5.
中华傅山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尖草坪区西村,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诗画家、医学家傅山先生的故里。在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和尖草坪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06年在傅山先生故里修建"中华傅山园"做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工程。中华傅山园2007年正式向游客开放,以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调查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对中华傅山园的文化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丰富中华傅山园的文化旅游内涵,探索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增强旅游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太原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类似文化旅游地的开发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6.
傅山的书学思想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政治伦理层面的,一是艺术技法层面的。就政治伦理层面而言:一是提出了"作字先作人"的观点;二是提出了"四宁四毋"的观点。就艺术技法层面而言:一是推崇天然浑成的艺术审美境界;二是倡导取法篆、隶的崇古价值取向;三是重视书法实践中的法古。  相似文献   
7.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书画家、诗人。他的高尚和刚直的性格加上遭遇明清鼎革、国破家亡的经历,使其诗歌多表达奇崛和磊落的心曲,而显现出一种"古朴奇拙"的特征。傅山诗歌表现出的"古朴奇拙"的特点是同当时的美学风尚相契合的,而且这也是傅山反奴性、反对媚俗思想的体现,是社会环境与个人思想在诗歌中的统一和结合。  相似文献   
8.
关于傅山的生平事迹,前人已有较详细的描述,但由于资料的局限,前人描述中仍有未及或虽及而不确当之处。比如,傅山的五世祖是谁;“侨黄老人”的“黄”是指黄花山,还是指黄帝或道士;李克用父子题名的崛堋寺到底在何处;西村是一个村子的名字,还是包含兰村、土堂、崛[山围]目山在内的一个地区的总名,或者说能不能把虹巢、青羊庵都说成在西村;怎样从平民视角认识傅山,等等。  相似文献   
9.
傅山是晋阳文化孕育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傅山的故里太原阳曲县(今太原市尖草坪区)西村,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三晋文脉为一体的"风水"宝地,故乡的晋阳文化人文氛围对他的一生影响至深。傅氏家族,世代传承书画经文,为太原乃至三晋有名的书香门第。这样具有浓郁晋阳文化色彩和深厚国学功底的家庭环境,为傅山日后的品德修养和读书治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多处显现出家乡美丽自然风光的独特历史文化对其创作灵感的激发,这些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歌、绘画、书法、戏剧和饮食文化等方面,反映了晋阳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曹淦源 《收藏界》2010,(11):95-97
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傅山生平博通经史诸子之学,取得卓然杰出的成就早已有定论。在艺术方面,他又是书画家,论书法提出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此论发聋振聩,彰显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近三十年来书法理论界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个人品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四"宁"四"毋",大多认为傅山书论归于"大巧若拙","贵得天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