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13868篇
科学研究   618篇
各国文化   133篇
体育   2795篇
综合类   494篇
文化理论   154篇
信息传播   167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1094篇
  2014年   2508篇
  2013年   1106篇
  2012年   1328篇
  2011年   1583篇
  2010年   1563篇
  2009年   1377篇
  2008年   1537篇
  2007年   1112篇
  2006年   862篇
  2005年   768篇
  2004年   741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     
奋斗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奋斗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奋斗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奋斗是一种发奋图强的力量,像炼金的岩浆,滚烫滚烫,让我们重拾乘风破浪的豪情与勇气,不屈地与命运抗争。唯有奋斗,方能铸就灿烂与辉煌的未来。奋斗,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身陷囹圄的司马迁受尽侮辱,然而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垮,而是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2.
咸丰、同治年间,郑献甫遭遇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在"两广"地区躲避战乱。他的诗文记录了乱世百姓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千疮百孔,对自己"流亡"的人生经历呈现出"不幸"和"幸运"的双重情感认知。从历史事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考察郑献甫的诗歌创作,可以发现乱世不仅使他的文学创作、个体情感发生变化,而且使他的诗歌风格由闲雅向"志士之诗"转变。郑献甫长达十年的避乱生活对"两广"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严悟  刘军 《中国钓鱼》2020,(4):50-51
泥鳅又叫作鳅鱼、缅鳅,是小型温水性淡水鱼类,适宜生活的水温约在15℃-30℃之间。其骨硬体细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成熟个体长约10厘米,大个体重可达100多克。头尖眼小有须5对。其体表鳞细小几乎看不出来,体表有黏液。背部黑褐色有黑色小斑,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其生存能力很强,常栖息在稻田、池沼等静水底层以及河沟等流水底层或多腐殖质的淤泥之中,水不多时喜欢钻入淤泥中躲藏起来。  相似文献   
4.
小练笔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小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也是小学语言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写作讯息、创设活动,整合现有资源,学会耐心倾听,有意识地引发学生产生写作的期待和倾诉的欲望,让小练笔成为孩子轻松的心灵之约。  相似文献   
5.
《围棋天地》2003,(16):59-60
  相似文献   
6.
《大公报》是解放前一张很有影响的民办报纸,本文着重介绍了创办人英敛之的生平及初创时期的大公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黄鑫 《武当》2003,(5):27-29
十三、乌龙摆尾 (一)动作说明 1.转身扫剑。接上式走转至正北坎宫,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脚向前扣步于圆弧的同时,向右转体扭腰,右脚向右后摆步,脚尖正对北方,右臂同时外旋,掌心向上,借扭腰之势向右外侧横扫至正东方,剑尖高不过膝,左手甩腕成手心向上,目视剑尖(如图42)。 2.交臂带剑。左脚绕过右脚顺圆弧上步于圆弧上,右手持剑向上向体左带至左臂外侧,掌心向后,剑尖向上,左剑指压于右腕上,双臂相交抱于体前,目视右后下方(如图43)。  相似文献   
8.
自己的绝招     
《精武》2003,(8):53-53
  相似文献   
9.
黄鑫 《武当》2003,(4):19-21
六、马后加鞭 (一)动作说明 歇步后劈。右脚摆步前落,双腿屈膝下蹲成歇步的同时,向右转体扭腰,右手持剑向上向后反劈成立剑,掌心向南,剑尖向正西,离地约20厘米;同时,左手向下向上翻起撑于头左上方,掌心斜向上,目视剑身(如图16)。 (二)动作要领 与上一动连接要紧,不要停顿,可以不蹲到底,而以半蹲完成。 (三)攻防含意 回身后劈身后之敌。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3,(4):67-67
“名山秀景数凤龙,最是钟情杜鹃红,桂林山水甲天下,此景更胜有奇葩。”被誉为“云南最后的香格里拉”美称的凤龙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内,此地风景奇秀、气候温和、云山相绕、空气清新,是云南最后一座现代文明尚未染指的原始山落。 凤龙山海拔1800-2818米,方圆10万余亩,属高寒山区,山势硬朗,起伏迭荡,水行缠绵,异珍鸟兽逐于花草间,置身其中,仿若世外洞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