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5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桂珍  苗运武 《武当》2001,(1):57-57
站桩养生法是近代武术改革家、武术理论家王芗斋先生根据祖国古老的《内经素问》,以及儒道佛修身养性思想理论和基本原理,把中华武术这一强身健体的精典之法,高度融合而成的一种简易功法。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到众多习练者和爱好者的肯定。这种功法的最大特点是:无副作用,不费脑,不费力,形式简单,便于掌握;也不用意守身体的某个部位,不必太追求人静,呼吸全凭自然。练功时只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内室外都可以。练功的基本原则:摆好姿势站立不动,凝神定意内观全身的肌肉、骨骼,并力求松弛下来。  相似文献   
2.
田宝山 《中华武术》2003,(11):21-21
“六字诀”,即由嘘、呵、呼、(口四)、吹、嘻六字组成,人们通过不同的口型,发音读出上述六字,均可获得一定的医疗保健效果。“六字诀”古已有之,据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为吸之,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口四),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中国养生学的萌生,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实际上,早在春秋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饮食、起居,甚至精神与长寿之间的密切关系了。中国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曾大力发展生产,广播百谷草木,以后,他又创造了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等,堪称中华民族的始祖。史传黄帝寿高110到117岁,或言在位100年,《帝王世纪》载黄帝"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虽然说法不一,但他的高寿却是毫无疑义的,这也许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寿星了。然而在远古时期,黄帝又有什么特别的养生方法使他享以如此的高寿呢?  相似文献   
4.
赵全会 《武当》2014,(8):27-29
太极养生博大精深,门派众多,各持己见,今天整理的这套九式健身养生拳,是以健身为主,在天地人合一的理论指导下,以人的身体为载体,以精气神为三才,通过自我调节,凝聚能量,达到强身健体和技击的修炼方法。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关节炎、颈椎病、神经衰弱、失眠和腰腿疼痛等症,其辅助性疗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徐建华 《武当》2014,(11):62-62
擦胸揉腹养生法,是古代简易有效的养生法之一,极为适合中老年人自我保健。尤其在肥胖者越来越多的今天,运用擦胸揉腹养生法,对防止和减少因肥胖而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病和肾炎等疾病的发生,都有极好的作用。健康长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体内有很强的免疫力,而多病的人则主要是因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6.
李冰 《武当》2005,(10):52-52
中医、针灸大夫和养生爱好者都知道神阙指的是人体肉眼可见的最大的穴位(肚脐)。丹道家将脐周区域称为丹田,中医脐疗更是祖国医学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敷脐、熏脐、蒸脐、慰脐等。古人为什么将肚脐称之为神阙呢?《会元针灸学》说:“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  相似文献   
7.
徐金龙 《武当》2006,(11):49-49
自《武当》杂志发表了《神阙—修真养生之本》一文后,在养生爱好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神阙养生法”看似平常,实已将丹道微旨与真传详述殆尽。一、丹道之筑基证量洗心(放松、入静、入定)。固漏(阳关一闭,个个长生)。有物(丹田火炽乃至六根震动)。健康(弱可强,病可愈)。逆转(无  相似文献   
8.
随缘养生法     
张嵘 《精武》2006,(7):46-46
一、如何增高 1.跳跃法:把一个物体悬挂在天花板上,高度适中。踮起脚尖跳起来,尽力用双手接触悬挂物体。跳跃时,头稍稍后仰,背必须伸直,并注意安全。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正规训练时,应以跳跃100下为下限。为方便起见,也可以在跳跃中直接用手接触墙壁,并及时做出记号,检验每一天的进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3,(6):16-17
古典拳论是太极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习太极拳不能不涉及这方面。古典拳论中有许多光耀武坛的名篇,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佳作。古典太极拳论所阐述的是关于太极拳练习的综合性原则、方法,是指导太极拳练习的纲要,也是太极拳健身的实践性依据。本篇从养生角度解析古典拳论,只是立体化认识古典拳论的一个视角,不包括其他方面如技击等的分析范围,但古典拳论的涵义及实践指导意义不仅仅在于养生一个方面。这需要广大太极拳研习者加以深刻体会。本文只是提示一种理解的方式。文中解析综合了多位太极拳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0.
我退休10年来,坚持自我保健,不仅愉悦了心境,也增进了身心健康。我的自我保健,概括起来就是“五勤”、“三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