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2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是继广东后第二个征收邮政附加费的省份,但因其标志仅反映在商品包裹单上,故知者不多,为此,特作介绍,以飨同好。 1987年11月5日,河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财政厅、物价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经委经文(1986)603号《关于发展运输、通信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联合下发豫计经交(1987)1830号《关于加快发展河南交通、邮电事业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2.
我存有一件贴60枚邮票的(邮1106)国内包裹详情单,所贴60枚邮票全部为面值20分的1994—7《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一百周年》邮票,属单枚套票。此种邮票整张枚数为50(5×10)枚,包裹单所贴邮票比一个邮局全张还多出10枚。  相似文献   
3.
我与邮票结缘,屈指算来也有二十年了。这个爱好伴随着我从学生时代到军旅生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未间断。邮票、邮戳、信札、包裹单,分门别类存放在十大本邮册中。如今也成为了我的小宅一景。  相似文献   
4.
徐平 《集邮博览》2013,(2):48-49
2011年11月12日,笔者前往江苏无锡亚洲邮展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展览馆还未开放,便先到大门口地摊逛一逛,许多在邮币卡市场见不到的"宝贝"这里都有,我平时喜欢收集包裹单,一到地摊口就发现了一摞20世纪80年代的贴普票包裹单,老板也非常热情,忙将自己的马扎让出来,让我挑选。我发现一张盖有"泡松"章的包裹单,老板并不知道什么是"泡松",只知道贴票多少,要价5元,还价4元拿下,回来后仔细查看,合情合理,确实是泡松包裹单。那什么是泡松呢?邮局在收寄包裹的过程中,其大小按重量计算,对于单件重量超15千克,和最大尺寸的横截面超过120-160厘米的,按大件包裹加收费  相似文献   
5.
王伟 《集邮博览》2013,(5):56-56
近阅《集邮博览》2013年第2期《"泡松"包裹单》一文,增长了这方面的知识。然而文中所说:"经过多次推算,从后往前,参考规定,最后的结果应为……",得出的"处理费"0.16元、0.17元,"考虑四舍五入"等等,我认为这样的推算有误,怎么可以把"处理费"也除以1.5?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脑的普及,使用电脑打印的日戳应运而生,但各局所的电脑日戳形态各异,甚不规范,笔从国内包裹单上收集到一些,供大家欣赏,并请国家邮政管理部门尽快下发标准软件,以供各局所打印的日戳统一、规范,保持其应有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7.
包裹经邮政工作人员检验后就可以自行封装,但对企业、单位大批量交寄非违禁物品时,为了节省时间,通常不需逐一检查。而是由邮局工作人员采取抽查后就直接由交寄单位自行封装。对这类包裹,包单上就加盖“自封”戳(图15)。有的大批交寄的企业单位还可事先与邮局联系,获得批准使用印有专用的“商包”“自封”戳(图16)的包单。  相似文献   
8.
(一)一英尺母爱王悦(编译)就在我11岁生日前不久,医生在妈妈身上发现了癌细胞。我知道癌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病,外祖母就是得癌症去世的。但妈妈说她只需要去医院住一段时间,虽然身体会比较虚弱,会掉很多头发,但她会  相似文献   
9.
70年前,一家洒行的小学徒从最不起眼的收发、登记、催账等单调的活计中,找到了摆脱孤寂和精神寄托的办法,那就是琢磨邮戳。从此,半个信封、一件破包裹单都是他追求、寻觅的对象。当70多万字的《天津邮政日戳图谱》出版时,这位老人已经80高龄。仇润喜先生用了不长的篇幅生动的介绍了这位集邮家——张芝繇。  相似文献   
10.
陈跃明 《集邮博览》2012,(12):42-43
“国内包裹详情单”,是邮电部统一设计的一种“邮政业务”单式,邮发编号:(邮1106),此单式由邮电部授权地方邮政单位承印。在邮政业务中大量使用,因此印制次数频繁,久而久之,单式中的文字难免出现小差错,情有可原。然而,如单式冠名这样的醒目标题出现差错,就“有失体面”,很不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