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匆匆的日子,带走的是  相似文献   
2.
正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他于1937年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是农民的儿子。童年艰苦的生活,使他产生了一定要走出农村成为一个工程师的梦想。而要实现这个梦寐以求的理想,他只有好好读书,埋头苦学。终于,在195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攻读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大学期间,在党的精心培养下,他被评为三好学生,  相似文献   
3.
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办学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搭建了科技艺术节、体育节、国际国内交流活动三个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57年来,15000多位劳模的身影在哈尔滨劳模历史的名册上渐行渐远,步伐铿锵有力。梁军、苏广铭、李庆长、战胜军……这些名字永远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风采;其间凝聚的精神,令人难忘、催人奋进。时代发展的结果最终将证明,他们,是哈尔滨千百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他们,无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立足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明察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在今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了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任务,拓展和丰富了大学的功能,体现了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重大贡献。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6.
王思奇 《电子竞技》2011,(13):44-47
本刊曾在过住的杂志中分别就"高校电竞"这个话题介绍过四川、杭州以及西安的电竞情况。2011年5月末,当GTL东北赛区在哈尔滨举行时,本刊记者特地就访了几个哈尔滨的高等学府,其中,东北林业大学被称为"哈尔滨高校赛事最多"的大学,而哈工大作为东北林大的兄弟学校,同时也是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他们的高校电竞活动又是如何开展的呢?  相似文献   
7.
有这么一对儿夫妻,吃完饭就坐在那里看电视,看完了,就洗漱一下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么过着.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太枯燥了吧,该离了吧?但真正的生活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平常,生活如此,创业如此,大学生们走入社会之后也注定要花大部分时间做平平常常的事.  相似文献   
8.
闪光的青春     
翻开高会军的简历,大家都会感叹1976年出生的他是个传奇人物—1995年陕西第一工业学校中专毕业后,从自考本科毕业到考取沈阳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再到2005年哈工大航天学院博士毕业,同年晋升为教授,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短短10年的时间,高会军的人生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2006年,他30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哈工大最年轻的博导之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建校于2001年9月,至今,她已走过了6年的历程。6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各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师生员工的艰辛努力,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里一块丰碑,矗立在广大教育消费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李强 《视听界》2009,(1):119-119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外表和性格”,这是我在《倾听南京2007》这档节目里的开头。2008年12月中旬,我在哈尔滨短暂工作,深切地感知着这座城市的脉动。市区里那无处不在的冒着浓烟的大烟囱,哈工大校园里如小刀子般锋利的冷风,司机们无遮无拦的出口成章,时刻提醒着我它与南方的迥异。这是我一年中第二次来哈尔滨,因为江苏台和黑龙江台合作一部广播剧,工作的过程里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了两地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