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167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藏书史上,常熟虞山一派藏书家的异军突起,当始于16世纪中叶前后,时系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在嘉靖以前的常熟历史上,虽然至少已有40余位史有其名的藏书家,但是他们在整个中国藏书史上的地位显得并不十分重要。随着明前期江南经济的繁荣和文教事业的发达,江浙两地的文风、学风日趋昌盛,常熟一地的私家藏书也由此而蔚然成风。嘉靖元年所立的《常熟县儒学义田碑记》曾说“惟兹常熟,入国朝为畿辅之邑,号称多士。文章德业,彬彬然与上国齿。”袁同礼在《明代私家藏书概略》中也说:“自嘉靖以降,海宇平定,私…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唐三彩”是以南北朝至隋的黄、绿、褐三色釉陶和建筑琉璃陶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唐三彩”形成于初唐,盛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距今已1000多年。  相似文献   
3.
避暑山庄宫墙始建于康熙年间,宫墙长近十公里,又称虎皮宫墙.是避暑山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年七月二十八日星一闰六月初五日早阴午晴甚凉薄暮微雨就文奎堂取《四妇人集》,阅之,鱼玄机、薛涛、杨太后、孙蕙兰四家。嘉庆中,黄荛圃为云间沈氏所刻,椠本精妙。然索价六十,未免奇昂。八月二日星六闰六月初十日晴热庐陵聂先著《玉林国师小传》,先,康熙时人。苏睿珍著《霭楼剩语》四卷。周杏农好为伪书画,绐朝贵。杨乃武一名来武,丙子,及葛毕氏皆被释。丁酉岁,予(陈学)督浙学,乃武尚存,臬司某恶其健讼,捕系月余,始释之。徐午阁作《梨花雪传奇》,咏黄淑华事。午阁母葛氏,亦遭寇殉节,故午阁好表…  相似文献   
5.
徐为林 《湖北档案》2001,(11):30-30
让我们把镜头逆溯到清道光年间,陕西省合阳县坊镇一个有经济头脑的商人田崇魁,离乡背井,来钟祥县城青泥湾落籍,他看这里地处汉水中游,交通便利,是做木材生意的好地方,遂雇请管事,水客(采购员),挂起"田长发木商"招牌,一批批水客赴湖南常德购木材扎排,跨洞庭湖,经长江,逆江水而上,至钟祥皇庄港起坡,这些木材,或批发,或零售,成为官家,民居建筑的抢手货,生意越做越红火.  相似文献   
6.
《湖北档案》2008,(9):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清代至民国年间,共11卷,保存于贵州省档案馆。该档案文献所用纸多为土制厚白皮纸(俗称白皮夹纸).全部为墨笔或竹签蘸墨手写.多为孤本,除个别封面以汉文书写形成者或使用者姓名及时间外,全部为水族文字书写。  相似文献   
7.
见于<国色天香>等通俗类书的<玉林春供状>与玉堂春故事的原型有很大关系.供状若是法院文书,则故事原型应另有发现;若是依据法律文书而改易姓名,故事原型只有正德年间礼部尚书王琼之子事才与之相合,现在公认的万历年间王三善事则不合;若是小说家言,玉堂春故事早在1587年就已经进入小说家的视野.玉林春故事与玉堂春故事最大的差别就是王生中第后早逝.没有果报显著、大团圆结局,是陈林春故事慢慢湮没而玉堂春故事大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关于紫檀     
《马未都说收藏》系列共4本,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收藏文化的系列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作者精心选配的100余幅相关图片,也为本书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9.
内画艺术起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国初年,历经旧社会的坎坷、新中国的复苏、“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振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京、鲁、粤、冀为代表的四大流派。其中,在京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冀派,产生时间最晚,发展历史最短,但其却以庞大的创作队伍、丰富的花色品种、过硬的工艺水平、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深远的海内外影响而占有突出的地位。而冀派内画之所以能够在短短40年间就经过普及、提高和升华,从民间登上大雅之堂,并且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正是因为冀派内画传人在将内画由单纯的文化艺术向文化产业化方向转变方面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我国名的佛教圣地,井以悠久的建寺历史及宏大的规模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古往今来,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坐落在灵鹫峰上的菩萨顶.始建于北魏,清代顺治年间改为喇嘛庙。这里殿宇云集,雄伟壮观,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