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于善浦 《收藏》2001,(1):76-78
慈禧,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初十日生。道光二十九年闰四月十七日,其父惠证奉命为山西归绥道道员。七月惠证带着眷属上任,驻地为归绥道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相似文献   
2.
活捉孙殿英     
魏白 《出版参考》2014,(3):20-21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此人既非文才出众,也非武功盖世,却因有过一次惊世之举——掘了清朝慈禧太后的基而臭名远扬。  相似文献   
3.
于善浦 《收藏》2001,(2):73-75
谭温江一伙匪徒爬进慈禧地宫,七手八脚打开了慈禧的棺盖,盗劫棺中之宝。对当时盗劫的情况,谭温江手下的一名连长曾经作过介绍:彼奉令掘西太后(慈禧)陵,当将棺盖揭开,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有士兵大呼,速以枪杆横置棺上,防僵尸起而伤人,但亦无它异。霞光均由棺内藏珠宝中出。乃先将棺中四角所置大西瓜取出,瓜皆绿玉皮,紫玉瓤,中间切开,瓜子作黑色,霞光由切日处放出。  相似文献   
4.
在察哈尔抗战期间,冯玉祥筹组抗日同盟军之先,孙殿英是与闻其事的,后来得知冯玉祥没有实力后,决心与冯玉祥划清界限。孙部对于解决察事实关重要,故孙殿英一方面敷衍冯玉祥,对同盟军取善意的同情态度,一方面与中央讨价还价,从中取利,故得青海屯垦督办之职西去包头。  相似文献   
5.
于善浦 《收藏》2001,(4):77-79
溥仪心如刀绞,对东陵盗匪恨之入骨。他命御前大臣向各处报馆通电,要求严惩盗陵匪首孙殿英。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跑前跑后,忙个不停。7月20日,清室四十六族宗室全体人员向北平卫戍司令阎锡山发出电文:  相似文献   
6.
于善浦 《收藏》2001,(5):70-72
8月3日,溥仪在天津张园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派遣清代遗臣宝熙等人赴东陵调查并筹办善后之事。宝熙当即提出善后工作事关重大,应派懿亲二三人同往。溥仪经过一番思考,三天后加派了载泽、溥忻代祭。又遣溥侗、恒煦随同行礼。  相似文献   
7.
于善浦 《收藏》2001,(6):76-78
裕陵排水,尚存女尸一具。散骨难辨,只好同葬一棺。  相似文献   
8.
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表面上看是本世纪30年代“开发西北”思潮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实际上在“屯垦”名义下,国民政府和孙殿英各有打算,国民政府以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来试探回族军阀,并由此初步确立了在西北农依重回族军阀的政策,正是国民政府在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上的投机性政策,导致了西北历史上振动一时的“孙马大战”,与此同时也宣告了孙殿英图据西北计划的破产。  相似文献   
9.
当初.“东陵大盗”孙殿英一伙在打开慈禧太后地宫棺椁之时.惊奇地发现:慈禧面目竟然犹如桃花.丝毫没有腐败迹象,就像一位中年贵妇在熟睡一般这一情景.着实让那些掘墓的士兵吓了一跳。那么.慈禧到底有何秘诀来“永葆青春”呢?原来.除了皇宫责妇人所普遍使用的化妆品外.老佛爷还有更为独特的“化妆品”.  相似文献   
10.
于善浦 《收藏》2001,(3):62-64
孙殿英盗墓不久,这年的8月4日,从天津开往青岛的一艘“陈平丸”客船上,码头探警查获了2个形迹可疑的乘客。从这两个人的贴身衣袋里搜出了一千多元天津钞票、两个金戒指、36粒珍珠,又从他俩的行李里翻出了国民革命军十二军的番号。经过一番审讯,一场孙殿英东陵盗宝案从此公诸于天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