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召 《图书馆论坛》2007,27(5):130-130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东华大学等14所高校设立第三批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通知》(教技发函[2007]1号),教育部批准广州中医药大学为第三批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并于3月12日在武汉举行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2.
实施协同创新计划是推动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途径.广州中医药大学通过建立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协同创新中心、加强科研平台构建、加快导师队伍发展、规范管理文件和优化培养过程等措施来推动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针对协同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实现产学研各方主体深度融合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今后的改革重点应当是进一步创新资源整合方式、明确配置主体和完善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日,广州大学城内的部分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工业大学陆续在学校的部分区域部署了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校园网,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再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4.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原直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5年获博士生导师自审权;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0年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2年获国家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2002年及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13,(3):F0003-F0003
由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主办、广州体院承办的2012—2013年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CCFL)广东赛区选拔赛4月27至28日在我院举行。我院五人制足球队经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12所高校五人足球队的紧张角逐。夺得广东赛区冠军,并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赛的参赛资格。本次比赛分为A、B、C--组。A组为普通专科类院校,B组为高水平运动组,C组为本科类院校。在两天时间内。先后进行小组单循环赛和交叉淘汰赛。在B组首轮较量中,广州体院对阵暨南大学,经过一场激烈的角逐,广州体院最终以6:1战胜暨南大学,取得开门红。  相似文献   
6.
《高教探索》2007,(5):F0003-F0003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原直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该校1995年获博士生导师自审权;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0年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相似文献   
7.
提及骨质疏松,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缺钙”,很多人认为,人上了一定年纪,身高变矮、驼背、抽筋都属于自然现象。其实,骨质疏松的毛病并不是老了才会出现。也许不到更年期,这种变化就悄悄在每个人的身体中发生,但大多数都不被人重视,直到发生骨折的那一天人们才会意识到这种悄然发生的疾病是多么可怕。  相似文献   
8.
正简介中山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1年,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中山大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两级管理。中心总面积约3400m2,设备数量4 100台件,设备总值近2 600万元,承担校内外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药学、医学院七年制、  相似文献   
9.
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从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研究方向凝练、学制安排、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考核制度执行和学位论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创新和实践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专家简介:周联,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无限极中草药免疫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免疫,以及中药免疫药理及毒理,一直进行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关注中医药免疫与人类健康。曾参与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