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08,(13):23-23
本书是全球畅销书《柏拉图的灵丹》作者鲁·马利诺夫的又一畅销力作。全球化带给人们的欣喜在慢慢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困扰人们的各种弊端。对此,作者通过考察当今世界的各种极端:文化极端、政治极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发达的当今世界,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阅读进行交流的能力.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不同的工作中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以达到交际的目的.科技人员如能阅读原文的专业书籍、资料,比依赖他人翻译将会省时省力,因为现代科技信息的时间性很强,等待他人译出,往往会贻误时机.  相似文献   
3.
要闻月报     
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辞,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  相似文献   
4.
马立安 《小学生》2012,(12):56-57
一、加强农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浪潮,人才的竞争更趋激烈.适应时代潮流以培养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生物学教育工作者绝不能落伍,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国际形势每天瞬息万变,全球化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浪潮。虽然世界局势总体来看力量均衡,但局部之间的利益争端还是很多。我们的国民更应该时刻关注政治局势,对我们国家对外的政策方针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而作为新时代希望的初中生来说,更应如此。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旧时代倡导读书人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早已经被时代淘汰,圣贤书里教的知识应  相似文献   
7.
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激情。用学养去阐释生活,用激情去创作艺术,是中国文人画的要义。以中国五千年文明之积淀,包容当今世界,汲取艺术营养,获取创作灵感,在时代精神的鼓舞下,融会中西文化,唯美唯新,写意寄情,便是我的艺术观和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8.
王志 《传媒观察》2012,(4):27-28
当前,全球进入风险社会阶段,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问题频出不穷,再加上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使当今世界的危机和危机传播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新型信息传播工具如微博、手机短信等不仅为危机的扩散与传播提供了便利,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更增加了危机的不可  相似文献   
9.
4月23-27日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国际工业盛会,被认为是"世界工业发展的晴雨表"。作为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合作伙伴国,中国有近500家企业参加了2012年所有八个主题的展示。中国参展团是本届工业博览会上除了东道国——德国之外人数最多的参展团,参展内容主要涉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三大方面。看到这里,请你切莫欢喜得太早。其实,整体地看,我国制造业还主要集中在低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与现代     
所以注重现代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能让我们走得更长更远。仔细看看最近的报纸杂志或是网上的贴吧论坛,便会发现有些人对于传统或是现代事物存在偏见。有一看到"传统"这个字眼就武断地认为是迂腐过时的,也有一看到"现代""新生"就大呼浅薄无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