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尽晖 《收藏》2006,(2):44-45
彩陶之所以成为收藏的重要品类,往往是由于我们把它看作是中国史前绘画极为重要的载体。彩陶纹饰中大量出现的蛙纹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刘学生 《收藏》2006,(2):54-57
彩陶真伪鉴别经验之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它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参观博物馆、私人收藏、发掘现场以及考究古玩市场等。当然理论书籍的阅读也至关重要。如:彩陶出土遗址、文化类型、器形特点、纹饰特点、分期断代、制作工艺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康海燕 《青海教育》2015,(Z1):110-111
青海省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主要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东起甘肃泾、渭水上游,西至青海黄河河曲的同德、兴海,北抵甘肃河西走廊、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阿坝北部均有分布。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从时间早晚上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的遗存在青海均有分布,总数达800余处。  相似文献   
4.
阐述彩陶文化的不同类型的装饰纹样特点,从中探索几何化装饰风格的发展趋向和规律,探索几何化装饰风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对于文物的维护与收集保管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文针对大河村的天象纹彩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研究古代文明彩陶的同时对于我国现代社会对于古代文明的态度、古代文明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以及我们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等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神秘的原始艺术中独具魅力。彩陶的纹饰记录来自远古时代的历史,这些凝固在器壁上的线条向我们彰显这远古时期的强大生命力。从朴稚的"人面鱼纹"到极赋寓意"蛙形纹"这正是对于生命追求的肯定;从"象形纹饰"到"抽象纹饰"这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相似文献   
7.
康艳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1):110-112
半坡型彩陶文化是仰韶文化中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器形丰富,多见圆底或平底钵、平底盆、鼓腹罐、细颈瓶。彩陶器的装饰纹样采用散点式构图,"鱼纹"和"人面鱼纹"以及由鱼头、鱼身演化而来的几何纹是半坡类型中最具特色的彩陶纹样。半坡型彩陶器造型规正,纹饰简洁生动,富有浓郁的原始气息,是当时经济、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同时反映了原始先民质朴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史前时期先人制作的陶器上有精美的彩色纹绘,考古学家把这些陶器叫做彩陶。其制作年代距今约3000~5000年间,主要分布黄河流域,亦称“黄河彩陶”。我在近20年研究和收藏黄河彩陶中,对于彩陶的起源,祖先因何在器物上描画众多图案各异、着色绚丽的纹饰,文字、文明与审美之间的必然关联及其对于后续的艺术形式的影响……凡此种种,令我既困惑又迷茫。  相似文献   
9.
李正宇 《寻根》2009,(1):28-32
彩陶研究家、考古学家及美术史家们鉴于新石器时期彩陶图案行笔流畅、造型活泼,大都判断彩陶图案必是毛笔所画。但没有举出任何的客观证据,也没能作出科学的论证,只不过是凭感觉而来的想当然而已。笔者以为他们的判断并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0.
界首彩陶是始于唐代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的民间瑰宝。随着社会的进步,界首彩陶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改变界首彩陶的发展现状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