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219篇
综合类   5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男排一攻实力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参加1998年世界锦标赛的中国队的一攻实力进行了评估,为提高中国男排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男排的一攻实力弱于欧洲强队,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男排队员在扣球的个人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
借鉴了运动心理学有关球感的理论,依据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术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结合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分析与探讨了球感练习对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能形成的作用的基础上,对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术教学申球感练习选择的依据、练习顺序、练习手段及基本要求以及运用球感练习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验对照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高师体育系排球普修课正面扣球技术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教学中运用强化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概念清楚,学习积极性高,掌握技能快。  相似文献   
4.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与评价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1分赛制下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正手扣球击远、10 m折返跑、侧滑触杆、30 s快挺、30 s双摇跳和立定跳远六项体能指标,并构建了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和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扣球高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我国男、女排与世界强队相比,体重与克托莱指数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说明我国排球运动员身体充实度和肌肉力量不如世界优秀运动员,建议制定我国排球运动员选材模式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浅析排球扣球技术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明祥 《体育科技》2003,24(4):26-29
排球扣球技术比较复杂 ,初学时较难掌握。为更快并准确地掌握扣球基本技术 ,将扣球技术教学划分为建立动作概念、简单条件下练习、复杂条件下提高、比赛中运用与巩固教学四个阶段 ,在各个阶段中分别介绍了主要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采用跳深的方法对约 40 cm深沙地的力学传递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并引入“黑箱”理论进行动力学与动力学数据的对比分析以获得沙地力学传递函数 :力传递函数为 Fd=0 .39Fu1 .1 6 ,冲量传递函数为 Id=0 .88Iu;在此基础上 ,采用录像系统与三维测力台系统实现对沙滩排球扣球起跳阶段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的同步采集 ,揭示其主要动力学特征为沙滩排球扣球起跳的恢复系数小以及其形成的三方面原因 ,以图为沙滩排球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逆向法在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扣球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霖 《体育师友》2005,(3):10-11
学习扣球往往流于形式,因为除了少数身体素质好,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能掌握扣球技术,大部分学生掌握不了扣球的基本要领,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劲头和兴趣低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情况,作注意了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总结教学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得出,逆向教学法能对排球扣球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郑卸撮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82-484,489
通过把集对分析(SPA)中的联系度引入到2002~2003、2003~2004赛季“步步高”男排总决赛中浙江男排和上海男排的扣球得分情况的分析与比较,指出浙江男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疲软、传统强攻3号位进攻点减弱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发现上海男排通过强有力的进攻和有效的拦网较好地遏止了浙江男排的进攻势头。利用集对分析从同、异、反3方面对扣球环节上给予充分的肯定,既肯定球队现有的优势,也提出了球队潜在的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