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765篇
科学研究   527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346篇
综合类   99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2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今年第4期《从大镀金奖极限展品<石>说起》一文围绕拙集作了广泛的议论,现对文中所提到内地一些评审员所持观点与欧美评审员有出入的3个观点,略作回复,并再补充3点内容如下: 一、展集前言页与计划页最好合为一张贴片,用以  相似文献   
2.
3.
名片源流探     
名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当今社会用得较为普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国古代早就把名片作为一种晋见交往的工具,并且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本文就名片的源流进行探讨,以求对名片有个更全面充分的认识。一、“谒”与“刺”名片在古代有很多称谓,据考,最早的称谓应该是谒。司马贞索隐:“谒,谓以札书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载钱谷也。”这里的“谒”就是写着贺礼和姓名的名片。“谒”为名片,一直沿用到元代。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2005,(4):41-41
《办报参考》2005年第一期转载汤耀国的文章 《何须满纸专家言》。  相似文献   
5.
2003年第8期《保价信函封志初探》一文所述准寄范围不完全正确。保价信函内准寄物品为各种有价证券和寄件人认为重要的文件等,如储蓄存单、存折、支票、证据、提货单和特准寄递的外币等。粮票、布票以及户口迁移证、粮食转移证、共青团组织关系等,属于特挂信函寄递的范围,使用特挂信函封,其收寄手续则与收寄保价信函相似。笔者现就所见特挂信函封皮,简述其沿革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抛物线内接三角形这类数形结合题,既是初中数学的难点,又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点,它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大,近几年中考压轴题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9.
印前制作上主要的格式为POSTSCRIPT,而输入的部分还是依赖彩色扫描(SCANNER),在生产的角度上来说,并没办法满足其需要。目前在亚太地区仍然依赖传统打样,主要的原因为传统打样的运用原理和印刷相同,所以顾客总认为传统打样可以表现出来的效果在实际印刷时就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效果。 在数码打样中有分许多种类,大致上分为喷墨式、碳粉式及印刷网点式。喷墨式分成黑白及彩色两种,而碳粉式的尺寸局限较大,一般最大输出尺寸为A3,印刷网点式打样的成本较高,A4尺寸一张就要花费50元。 在印前的作业部分,色彩管…  相似文献   
10.
小议藏书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