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3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围棋天地》2007,(4):17-17
1975年,时年66岁的木谷实先生因病去世,根据他的遗愿,木谷夫人美春把原来木谷道场的几十块厚厚的棋盘分赠给了木谷门下的弟子。  相似文献   
2.
竞新斗妍     
李喆 《围棋天地》2014,(21):92-92
1930年、昊清源正式参加日本棋院的大手合比赛。春季7胜1负,秋季八连胜,直升四段。1931至1932年,又以累计29胜3负的成绩升为五段。吴清源认为这段时期是自己在围棋上最为用功的岁月,沿着赴日前对执黑不败的秀策棋谱的修习,此时的他又开始了对秀荣白棋的研究。随着段位的升高,根据日本棋界的等级规定,吴清源执白的次数也增多起来。在不贴目时代里,黑棋的先行之利未被剥夺,执黑一方的胜率是十分可观的。吴清源在低段时执黑擅长以著名的“秀策流”三小目开局,成效甚佳。但当他执白的时候,与众多高段棋手一样陷入了棋势难以展开的瓶颈。巧合的是,此时的木谷实也是五段,同样为此而苦恼。  相似文献   
3.
《围棋天地》2005,(9):52-52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棋界出版了一套旨在纪念现代围棋史的丛书——《昭和的名局》。第一卷《新布局燎原》以1926年院社对抗战本因坊秀哉与雁金准一的“杀棋之名局”为开端,铺开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围棋史。  相似文献   
4.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0,(8):87-87
本期题目的思路来自我2002年对张蛟的一盘棋,当时走出了类似的棋形。虽然在那一局中,我下出的招法并不成立,但是觉得很有意思,改编了一下成为大家所见到的棋形。后来我在看吴清源大师的自战解说时,意外地发现吴大师对木谷实的一局棋中的某个变化图出现了这个棋形,但没有注意到本题的手筋。顺便说句题外话,虽然在黑棋气松一点的时候不能成立,但本题的手段有时也可以达到收紧黑气,加强外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安永一著 《围棋天地》2010,(20):105-109
安永一先生为日本围棋界一代传奇人物,研究大家。他曾经痛感于日本围棋成文规则的欠缺,于1932年发表被后人称为“安永宪法”的《围棋宪法草案》。他与吴清源、木谷实两位大师合著的《围棋革命新布局法》更是成为围棋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甚至广大棋迷所熟悉的中国流布局,第一个下出的人也是安永先生。安永先生是日本棋界的中国通,对中国古籍多有涉猎,而对新中国和新中国围棋的发展也颇多关注。《中国的棋》成书于1977年,是安永先生对中国围棋研究的总结之作,至今仍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静说(16)2021年12月15日,日本棋院官网宣布超一流棋手大竹英雄九段退役。同日下午,日本棋院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在长达一小时的发布会上大竹九段几乎全程面带笑容,以日本老年人特有的词句,认真地回答了记者们的所有问题。大竹英雄出生于1942年,自幼入木谷实门下。  相似文献   
7.
强者     
《围棋天地》2008,(14):17-17
想当年,木谷实九段在一败再败,屡屡与棋界王权失之交臂的情况下曾经发出感叹:强者未必是胜者,胜者一定是强者。这浸透辛酸和感慨的话语诚然是围棋这一胜负世界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加田克司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08,(21):74-76
简历:(1931—1997),日本棋院东京本院九段棋手。大分县别府市人,木谷实九段门下。1947年入段,1967年九段。1962年第10届王座战挑战者。诘棋名家,著作颇丰。  相似文献   
9.
10.
正2014年11月30日,吴清源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的医院病逝,享年100岁。本文是《南方周末》2007年关于其人物传记片《吴清源》的一篇报道。关于吴清源加入日本国籍,导演田壮壮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中日开战,吴清源觉得在日本没法呆了,打算回国。最早帮他去日本的濑越宪作跟他说:‘你要是回国,你就没有围棋了。'吴清源没有了围棋就跟鱼离开水一样,这不让他死吗?没有办法他当时只有选择围棋,留在了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