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昌沧 《中华武术》2005,(11):21-22
我记得有位大科学家说过,一个大写的人,应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要索取,更要给予。用我们传统的说法,就是一位有出息的人,应为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立德、立功、立言”。我想,当一位有出息的人创造了丰功伟绩,又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应由自己或他人把这些伟绩和经验,不论用什么体裁,  相似文献   
3.
我在桌子上用铅笔写下“left:XX(意思是说还有XX天考试),”旁边煞有介事地补上一句: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来“彰显”我卓越的“文人气息”。但是,请从这些字挪开你的眼睛——这全是胡扯。不要以为在桌子上留下什么东西便是“胸有大志”,想当初,刚进高一校门,咱也是豪气干云地在桌子上写了一堆自勉的话。中国人说的,外国人说的,反正乱七八糟的就像满汉全席——远看煞有介事,近看一地鸡毛。  相似文献   
4.
中国 2 0世纪 30年代小品文与杂感在指向立意、意义、美学风格、创作心态上存在很大区别。作为同一历史背景下的两种不同文化产物 ,它们代表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两个类型。对于二者 ,我们就怀着一种宽容的艺术态度 ,客观公允地去衡量它们  相似文献   
5.
王静敏 《新闻窗》2005,(3):36-37
阳春三月,由贵州全省各地电视台选送的65个电视社教类节目汇集在贵州广播电视协会的评奖办公室内,每年的这个时候,仿佛是对电视节目的一次大阅兵,一个个方队炫耀着自己的实力和阵容。  相似文献   
6.
余朝蕊 《云南档案》2008,(10):30-30
<正>手执毛枪腰佩刀,书生戎马亦堪豪。谁知历尽风烟苦,得到今朝脱战袍。职责始终算是完,自陈衰病自章弹。青衫白帽仍还我,不要人呼老县官。——讱庵·杂感二首这首诗是今年我们整理档案资料时发现的,读后就觉得这首诗写的是腾冲抗日县长张问德,可讱庵是谁呢?直到有一天和县政协副主席张慕芬谈起这首诗,才知道讱庵便是张问德先生。  相似文献   
7.
此书的精彩也在于让我们看到一个在战略战术方面极具天赋和极其糟糕的"混合体"——希特勒这个"波士米亚下士"是如何与一群优秀的职业军入在吵吵嚷嚷中从胜利走向失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吕志强 《军事记者》2010,(12):49-50
读熟人的书.心里总会不知不觉泛起阵阵暖意。阅读政保的文章,与阅读政保的人一样,都让我感到特别亲切。  相似文献   
9.
清明杂感     
再过月余,便是清明了,竟联想到几桩关于清明的旧事.生出一些半新半旧的杂感。 在“文革”年代.民间的悼亡扫墓,曾被列为“四旧”、任“造反派”们肆意“破除”。倘若谁去父母墓上祭了一遭.或去至爱亲朋的墓上祭了一遭.再加上被祭的人历史并非一红到底.那么,祸事就要临头了。  相似文献   
10.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这首诗或某联诗句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题步骤:先用描写性的语言答出景象,然后答出作者的心情,如有手法当结合诗句指出手法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