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谁先喊出了"毛主席万岁"口号往往是人们表达感情心绪的特殊语句。即兴呼喊"毛主席万岁"也是这样。现在已经很难确证它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最先喊出来的。1939年7月20日下午,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在延安的中央政治局领导全体出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11,(13):30-31
柳亚子,原名慰高。字安如,出身书香门第.少从母亲学唐诗。他的诗沉郁深婉.热情奔放,独树一帜,开一代革命诗风。郭沫若评价他:“是一位典型的诗人.有热烈的感情,豪华的才气,卓越的器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词集》等。另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相似文献   
3.
4.
徐娟 《文教资料》2010,(1):100-101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浸洗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随之变化,传统的封建婚恋观和婚姻制度发生裂变,渐渐不被所有人接受,而是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反对专制思想,提出了对婚姻家庭进行现代的拯救。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史学》2011,(8):44-45
1987年5月28日,柳亚子先生诞生一百周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柳哑子故居的基础上隆重建立柳亚子纪念馆。当时.正在湖北武汉的曹立庵先生得到消息.兴奋不已,在时隔42年之后,这位年逾古稀的老篆刻家按照原样重新翻刻了i枚为柳哑子先生治的印章.在建馆的当天。赶到了柳亚子先生的故乡吴江市黎里镇,郑重地送给柳亚子纪念馆珍藏  相似文献   
6.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赠《沁园春·雪》词给柳亚子,成为轰动一时的一段佳话。1951年柳亚子在《文汇报》副刊发表文章《关于毛主席咏雪词的考证》,由此人们才确知当年毛泽东为柳亚子题写的《沁园春·雪》词有两幅,一幅  相似文献   
7.
正张堰位于上海金山区。传说二千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功成身退,到此隐居,因而得名。这座江南古镇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却闻名遐迩,这里诞生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南社,出生于这个小镇的白蕉更是现代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今天,吴老师带同学们游一游张堰古镇,欣赏一下白蕉和他的南社社友们的书法佳作。  相似文献   
8.
吕春 《湖北档案》2014,(2):39-41
正1908年,廖承志出生于日本。他童年时常与父母一同去孙中山和宋庆龄家做客,他叫宋庆龄"姑姑"。后来,廖承志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归国后,和母亲、姐姐一样,全力协助宋庆龄的革命工作。当时,廖承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委书记,为党做了大量情报工作。因而,被国民党特务组织视作眼中钉。1933年3月28日下午,廖承志在租界被捕。事情是这样的:当天上午,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其良被捕叛  相似文献   
9.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有“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一句,“落花时节”原为“暮春时节”。毛泽东之所以要作这样的改动,是因为“诗要用形象思维”(毛泽东《致陈毅同志的一封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物候格,把抽象的时间形象化了。基于同样的原因,诗人把《七律·到韶山》中的“人物风流胜昔年”改为“遍地英雄下夕烟”,把《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改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相似文献   
10.
陈根远 《收藏》2012,(17):34-39
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时节,坐在翰香远溢、古柏环绕的西安碑林,遥接故友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博士邮件,轻轻地拆去邮封,一本精美的《苏州博物馆藏玺印》呈现在我的面前。细细品读书中那一方方各具情态、通灵可爱的玺印篆刻,当年与程义博士于长安"抱梅山房"谈印论学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于脑海中,欣喜于精研古印的程义兄从古都长安南下苏州后,与苏州博物馆同仁一起很快整理了馆藏玺印,为明清以来在中国古代印章收藏和流派篆刻勃兴的首善之区续写了华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