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Simi Scout软件对樊振东在2014~2015年参与的20场比赛中接发球拧拉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樊振东接发球拧拉力量大、旋转强、速度快、落点刁钻,使用率非常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在全台全方位的拧拉,接反手位短球时拧拉使用比例最高,落点主要以对手的反手位为主;但在拧拉时发力狠、动作大、还原稍慢,且线路较单一。  相似文献   
2.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樊振东在2014年亚洲杯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并分析,探讨樊振东在技战术运用上的特点,从技战术的角度分析比赛失利原因。结果表明:樊振东发球后第三板被马龙控制,第三板直接上手机会不多,发球落点节奏变化不明显;接抢段优秀,接发球控制、进攻技术使用比较流畅,积极主动;相持段中发抢段相持球得分好于接抢段相持球技术,相持中反手拉技术使用较多,正手相持技术使用频数较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第四十一届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决赛为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比赛进行解析,旨在揭示世界顶级选手在高水平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1)樊振东在比赛中的技术表现优于张本智和,且在乒乓球技术方面的平衡性较好;(2)樊振东在快速衔接能力方面表现优于张本智和,但仍有提升空间;(3)樊振东与张本智和的比赛为乒乓球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注重提高技术平衡性,加强快速衔接能力的训练,根据对手特点和比赛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技术,充分利用数据分析为运动员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国国家乒乓球队2014年“直通东京世乒赛选拔赛”第二阶段半决赛樊振东对阵马龙的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找出樊振东在发抢段、接发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以及优劣势,为其进一步提高技战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6月 ITTF(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中国站,男子双打决赛进行技战术研究,提出将双打研究对象分为同、异持拍手配对,分析新规则形势下世界男子乒坛双打技战术发展状况,分析我国现有主力球员配对组合优劣情况,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男乒再创辉煌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6.
马龙曾被誉为"常胜将军",有过50场连胜纪录,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前世界排名第一。樊振东,17岁,2012年进入国家一队,本届全运会亚军。发球、接发球以及发球后的抢攻(或抢拉、抢冲)统称为前三板,发球抢攻更称为比赛第一战术,它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看家宝,但是随着乒乓球规则改革,无机胶水使用,球速减慢,全靠前三板的发挥已经不能问鼎乒坛,反而运动员较量的重点将转移到"后三板",文章通过三段指标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马龙、樊振东后三板技术应用做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为从事乒乓球运动工作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打完休斯敦世乒赛和WTT世界杯两项大赛后回国隔离的第一天,樊振东吃上了“满汉全席”。“确实隔离餐不是满汉全席,我只能这样告诉自己。”开着玩笑的他还继续揭自己的底,“打了两个比赛,体重上来了一点,隔离餐正合适。现在戴口罩也成了我的福音,看不见脸,只能看见我面对目标极其坚定的眼神。”其实在封闭训练期间,樊振东体重一点没长,赛期面对过度的消耗,他才储备得比之前多了一些,不过这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樊振东对自己的临时储备还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我是自己给自己压力比较大的人,所以在比赛中,心态上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两站(WTT赛事汇)比赛我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就是自己太想赢的时候,心态就会很极端,让自己在比赛中不那么理智,不能平静地去打比赛。”“打外协会选手的时候,‘原来这就是世乒赛和其他国际比赛不一样'的感受还不是特别深,但和樊振东打的那一场,感觉到了这确实不同于其他的比赛。”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8,(9):842-846
为探寻40+乒乓球使用后对国乒主力樊振东技战术的影响。采用录像观察、三段统计、分段指标评估等方法,对樊振东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樊振东发抢段使用率提高,得分率降低;接抢段使用率变化不大,得分率提高;相持段使用率降低,得分率相对下降;技战术方面:摆短的比例下降;挑打和台内拧比例上升;第三板和第四板反拉的比例增多。建议提高发球质量,强化发抢和接抢段的主动上手意识和被动反拉意识,相持段加强正手对拉和侧身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录像观察法、4段指标评估法等研究方法,对樊振东在2021休斯顿世乒赛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的技战术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樊振东4段得分较为均衡,整体实力较高,发抢段与相持Ⅰ段的得分率被评估为“优”,接抢段的使用率为最高,得分率被评估为“1优2良”。发球轮的环节,相持Ⅰ段为主要得分手段;接抢段方面,樊振东在第4板积极主动;相持Ⅰ段的得分率较高,相持Ⅱ段发挥较为不稳定,得分率出现不及格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