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8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悔的选择     
年少时,曾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像心目中的英雄霍元甲一样,成就一身武学,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后来,进了大学,“武术”仍是我心中一个无法搁置的梦,甚至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于是一个人生的奋斗目标、生命的理想归宿便悄然地占据了我的心灵,那就是:振兴发扬中华武道事业,挥写创造自我璀璨人生。  相似文献   
2.
水火居士 《精武》2008,(1):54-54
戴先师独以“蹲丹出”贯穿四把捶艺起始,而别著拳经说明“乾坤合一而太和之道”。揣其用意,欲取“习用不二”之悟,双修武道,成至寿之身也。彼言引气法、用气诀、周天法、得真法、游艺引、盘根等,无非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推演古人拳学简而未备而已。余自度非戴先师道统真传,岂敢冒言五行连环,三拳一贯之妙。今自以为智,试述“四把”单操精义,因而荒谬不经处,一任明师相怪,相责可也。  相似文献   
3.
武道珍言     
《武当》2011,(10):1
灭边飞雁排云表,我亦长吟咸阳道。咸阳古道草迷离,百代王侯尽枯槁。西行万里多感怀,人生岂若神仙好!任他沧海变桑田,鹤貌松姿长不老。——张三丰(《晚步咸阳》)  相似文献   
4.
武道     
曹黑子 《武当》2000,(9):68-68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访谈法对日本武道在近现代的转型中技击的处理进行了梳理和提炼,认为日本武道在转型中恰当地扬弃了其技击传统,通过整合使技击成为武道技术体系的共同灵魂,品位提升的行为阶梯,契合现代体育的安全载体、精神教育的职能手段。并在比较学视域下对当代武术发展渴求技击回归的现实进行了审视和呼吁。  相似文献   
6.
武道用品     
《体育博览》2014,(5):36-37
竹刀主要由四片竹片外加刀柄的皮革、剑弦中节皮、剑尖皮革、剑锷、剑锋止组成.竹材选用生长三年以上的龙泉高山竹,将选好时的筒圆竹劈开后。直接进入烘房.  相似文献   
7.
王乐 《八小时以外》2011,(11):112-113
《外石让在武道馆:与宫崎骏动画一同走过的25年》 这是日本配乐大师久石让2008年在日本武道馆举办的音乐会。老先生亲自指挥并演奏了25年以来为宫崎骏动画写的配乐。音乐会中久石让用了几个学校的管乐队穿插在会场之间演绎《天空之城》的主题曲,很有创意,之后更亲自用钢琴搭配乐队中的长号、圆号和SAXPHONE以JAZZ的风格演绎《飞天红猪侠》的插曲,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讨在日本武文化成功实现近代化转型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近代化发展状况.主要结论:中国武术近代化转型主要是在学习日本或者以日本为媒介来学习西方的时代诉求中完成的;这种转型以教育为载体,以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进行武科学习和日本教习来华从事武备教学为主要形式;中国武术在器物、制度和思想等层面均深受日本武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80年代初,为了弘扬武道,宣传日本文化,创办了日本国际武道大学,获得良好效果;我国的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乃人类之瑰宝,也亟需设立专门的培养高级武术人才的学府,这里提出一些初步想法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日本学校武道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梳理,得出体系化的日本武道各项是日本学校武道发展的基础等结论,并基于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中国学校武术需要基于武术拳种形成完善的学校武术体系;(2)中国学校武术需要形成适应学校教育的教材、教法;(3)中国学校武术发展要重视学校武术类场馆建设;(4)中国学校武术协会(俱乐部)活动是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高校武术人才选拔的基础;(5)中国武术在学科建设方面走在了日本武道之前,要继续保持和发展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